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5 16:00: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这首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色,这个传统节令是(?)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A.重阳 B.中秋 C.七夕 D.清明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清寒”指秋天,“玉盘”指圆月)?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小题1: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1)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译文: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手?传不习乎?译文: 小题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 小题:见参考译文中凶横线的句于。 小题: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本题解析: 小题:见译文 小题:联系孔子言行可知 [参考译文]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了十多代,读书的人都尊敬他,上自天子王候,中国谈六艺的人,都以孔夫子的学说作判断是非的标准,孔夫子可算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解多义。 ①其声呜呜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吴广以为然(?) 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⑤一月出于东山之上(?)? 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参考答案:①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介词,这样 ③形容词,是的、对的? ④介词,在 ⑤介词,从 ⑥介词,被 ⑦介词,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粗词语,古今意义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汝岂得自由 B.可怜体无比?千万不复全 C.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D.便可作婚姻?交语速装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是 仪 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 “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 ,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谢:辞让 B.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省:省略、减少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舍:安置住宿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戚:亲戚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A 4.(1)典校郎吕壹诬告说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彻底调查审问。 (2)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