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①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②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 ③取空棺实以土,障溃处?④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击鼓叫噪 ⑤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⑥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D(“斫”应解释为“偷袭、袭击”)?
小题2:C(①表明他勇敢,⑤表明他重兄弟情义,⑥表明他爱护百姓)
小题3:B(诸生拥戴陈明选守城时,江阴城还没有被包围,否则阎应元无法进城)
附文言文译文:
崇祯十四年(1641)年,阎应元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数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抚写文状向上报告退江盗的情况,用皇帝的名义让阎应元参同都司的官衔,执掌巡回检查的县尉职权,外出可以乘车加黄盖,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后通过。这是惯例中所没有的待遇,当地人把它作为荣耀的事。
豫王多铎的大军渡过长江,不久,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获。诸生打算拥戴新县尉陈明选主持县城守备。陈明选于是连夜飞马赶去迎请阎应元。阎应元连夜飞驰入城。当时城里士兵不足一千,而且粮饷尚无着落。阎应元进了城,便整理军中文件簿籍,修建城防工事,下令每家出一名男子登城守卫,剩余的男子为军中送饭。传令说:“捐送不一定都是金钱,捐粮食、布匹听便。”
这时迫近城下的清军已达十万。清军驾起大炮轰击城墙,城上的矮墙被炸裂。阎应元命令用铁叶裹着门板,再用泥土装在空棺材里,堵在倒塌处。碰上城中缺箭,阎应元乘着无月的黑夜,用禾秆扎成人形,每个草人竹竿上挂一盏灯,让士兵伏在城上矮墙后,击鼓呼喊,佯装要缒下城去偷袭军营的样子。清军十分惊慌,向城上发射如雨点般的密箭。到拂晓,得到的箭不计其数。
攻城主帅刘良佐由骑兵簇拥着来到城下。刘良佐,是以前弘光朝的四镇之一,被封为广昌伯,投降清朝的总兵。他远远地对阎应元说:“弘光帝已经逃走,江南再没有国君,您及早投降,可以保证富贵荣华。”阎应元回答说:“我不过是明一个小典史,还能明晓大义。将军你身为国家的重镇,不能守住江淮,却甘做敌人的马前卒,有什么脸来见我们城里深明大义的士民呢?”刘良佐惭愧地转身走了。
阎应元性格严厉刚毅,号令严明整肃。他轻财重赏,毫不吝惜。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哭祭。和壮士说话,一定称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
贝勒把两员降将反绑,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阎应元骂道:“吃败仗的家伙,给敌人俘虏了不快点死掉,干什么还啰里啰苏!”贝勒又派人宣令:“只要杀掉四门首先起事的各一人,我们就撤去包围。”阎应元高声回答:“宁可斩我的头,凭什么要杀害老百姓!”喝令传话的清卒滚开。
贝勒已经察知城中无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紧急。阎应元斗志昂扬地登上城楼,神情气度一如平日。第二天,城一会儿就被攻破,清军蜂拥而上。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四处出击进行了八次巷战,与他们遭遇的清兵被杀伤上千人。阎应元料想已不能幸免,跃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浅,淹不没头顶。阎应元看见贝勒,挺身站立,不肯弯腰。一名清兵用长枪刺穿阎应元的小腿,小腿折断,阎应元跌倒在地。 不久,应元气绝身亡。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
?②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②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C.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小题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徼:边界。
B.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薪:这里是“当作柴草”。
C.或芟而去焉芟:锄除。
D.固有不能间也欤间:间或。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任光禄志趣高雅的一组是?(?)
①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②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③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④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
⑤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⑥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游京师显贵人家之园的见闻感受,那里奇花异石屡见不鲜,惟竹不可得。
B.文章第2段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
C.任光禄虽然身处江南,但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是在荆溪之上治园,“遍治以竹”。
D.文章由任光禄对竹的态度,揭示出他不谄流俗的孤高独立的人品,这也属直接写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3分)
(2)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3分)
(3)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解析: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亦”、宾语前置、句意各1分)
(2)解析:所以京城人珍爱竹子,与江南人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啊。(“其”、“一”、句意各1分)
(3)解析:既然这样,那么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搜集,然后心里才高兴。(“然则”、“虽”、“快”、句意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快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善属文,工书画属:写作
B.世宗以景故,不纳故:缘故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师:军队
D.煜以次封吴王封:封号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躬行政事的一组是(3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⑤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孬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煜为人宽厚仁爱而且遵从孝道,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还擅长写字、作画。他额头很宽,门牙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仁。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按次序被时为吴王。
B.李煜曾因韩熙载忠心耿耿,为人率直,敢说真话,想起他用为宰相,但韩熙载后房意有侍妾几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后韩熙载将众妓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而韩熙载的反复无常还是让李煜最终没能任其为宰相。
C.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献贡品到京师,周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几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了副使张汉思。
D.开宝四年,李煜派他弟弟韩王李从善前往宋朝京城,李从善到后即被扣留。李煜亲手写信求宋朝让他弟弟从善回南唐,宋太祖还是不允许他回去。李煜也因为国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乐,满怀忧愁。
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
(2)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5分)不久,众妓女又渐渐回来了,李煜说:“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啊!”(译对“已而”、“稍稍”、“如之何”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2)李煜被俘押解到(大宋)京城,宋太祖赦免了他,加封李煜为“违命侯”,授(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译对“俘”、“封”、“拜”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封:被封,被加封。
小题2:①③⑤都属于李煜躬行政事的选项,④⑥均与“躬行政事”无关。
小题3:.C中“李煜”应为“李景”。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是李景的第六个儿子。李煜为人仁而且孝,善于作诗文,又善于写字作画。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从太子李冀以上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按顺序被封为吴王。宋建隆二年(961),李景迁于南都(今江苏南京),立李煜为太子,留京监国。李景死,李煜继帝位于金陵。大赦境内。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准备贡礼送给宋朝廷,令各司四品以下的官员没有任务的,每日二人奉陪于内殿。
建隆三年(962),泉州(今属福建)留从效死。李景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周世宗因为李景的缘故,不接受。留从效听说李景迁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今江苏南京)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于是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张汉思年岁大了,不能胜任职务之事,泉州人陈洪进把他赶走,自己称“留后”, 李煜便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李煜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其长子韩仲遇为清源公,封其次子韩仲仪为宣城公。
建隆五年(964),李煜命令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殿勤政殿学士,分批于光政殿直夜班,和他们谈论。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妓女侍妾数十人,多到外舍私陪宾客,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子之职,分司南都。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自己单车上路,李煜很高兴,把他留下来,恢复他的职位。不久,众妓女又渐渐回来了,李煜说:“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啊!”这一年,韩熙载死了,李煜感叹地说:“吾始终不得让韩熙载为宰相啊。”他想以平章事追赠,问前代可有这样的事例?群臣答道:“以前刘穆之曾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追赠韩熙载为平章事。韩熙载,是北海(今山东益都)武将之家的孩子,初时和李谷相友善。后唐明宗时,韩熙载南奔吴地,李谷送他到正阳(今河南汝阳),酒酣话别,韩熙载对李谷说:“江左如果任用我为宰相,我一定长驱北上,以平定中原。”李谷说:“中原如果用我为宰相,我直取江南,就像探囊取物罢了。”及至周朝之师南征淮河一带,任命李谷为将,率军以攻取淮南,而韩熙载却不能有所作为。
开宝四年(971),李煜派他弟弟韩王李从善入朝宋京,李从善被扣留不让回去。李煜亲手写信求宋朝让他弟弟从善回南唐,宋太祖还是不允许他回去。李煜因为国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乐,满怀忧愁,成天和臣下饮酒,愁思悲歌,不能自已。李煜性骄矜奢侈,喜爱声色,又喜奉佛,爱高谈阔论,不理政事。开宝七年(973),宋太祖派使者持诏书宣李煜赴宋京,李煜推托有病,不肯入宋京。宋朝大军南征,李煜派徐铉、周惟简等人奉表向宋朝请求暂缓军事进攻,宋太祖不答复。开宝八年(975)十二月,宋师攻克金陵(今江苏南京)。开宝九年(976),李煜被俘押解到(大宋)京城,宋太祖赦免了他,加封李煜为“违命侯”,授(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他的后事均见于《宋史》。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