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05 22:25: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两句写景,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情感相似,异曲同工。 B.“啼鸟两三声”句,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 C.下片前两句,借“霜华重迫驼裘冷”与“心共马蹄轻” 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D.下片后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令路上的青山流水也有了感情,融情于景,读来赏心悦目。
| 小题2: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3分) 小题2: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从不轻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8.27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玉楼春?春思?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试比较“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与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异同点。(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扣情景关系作答即可)先以园中花繁蝶乱,春意盎然,暗示思妇因怀人而心烦意乱,无意游赏的心情。(2分)再以碧池澄澈,无一物,落花满径衬托思妇的内心的空寂、孤独、失落。(2分) 小题2:共同点:都以衣带宽缓间接表达因思念而形容消瘦。(2分)不同点:前者还以恨游丝短反衬自己情意之长,表意较后者含蓄委婉(2分),后者直言“终不悔”,表意直接明了。(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必须注意到题目中有两个问题:一是上阕采用的什么表现手法,一是这种手法抒发了主人公的什么思想感情。回答前者,可从诗句采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以闹衬静等),其中最主要的注意其情境结合方式(是情景交融还是借景抒情等)。此题中,上阕先借园中花繁蝶乱、春意盎然之景,暗示思妇因怀人而心烦意乱,抒发主人公无意游赏的心情。再借碧池澄澈无一物、落花满径之景,衬托思妇的内心的空寂、孤独、失落。因此这是借景抒情。 小题2:回答此题,要注意这两句诗在内容的共同之处及他们在抒情方面的不同之点。比如,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以衣带宽缓间接表达因思念而形体消瘦的样子。而它们不同点则在于:前者还以对游丝短之“恨”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表意较后者含蓄委婉,后者则直言这种思念的深刻程度——“终不悔”,表意直接明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唐诗,完成1-3题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气势雄伟,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象,这些意象构成的画面说明了什么? 2.古人分别都要抒写“黯然消魂”的情感,而本诗哪几句摆脱了这样的俗套?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分别之情? 本诗文情跌宕,试从修辞格的运用和感情两方面作一下分析。
参考答案: 1. 城阙(或城垣、宫阙)、三秦、五津、风烟;点明杜少府将要宦游之地的遥远。(微露伤别之情) 2.后六句写两句就行,表现了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即使天各一方也若比邻。 3.①首联、颈联运用对偶使行文跌宕起伏。 ②感情上由分别到转折、到劝慰,抒发了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即使天各一方也若比邻的感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①本首诗中有一意象在古诗里泛指水边送别,这一意象是?,其中“石桥朱塔两依然”中“依然”的意思是??。(3分) 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细雨垂杨系画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①南浦(1分)?依依难舍之意。(2分。如答“仍旧、如故”等得1分)
本题解析:②诗句中诗人用细雨、垂柳、画船作结,与诗中前两句景物描写熔为一体,抒发出诗人对友人的挽留和依恋之情,写得情意绵绵,颇具风神情韵之美。(意思对即可得分)(3分)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