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05 22:37: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也存留着许多定格的瞬间,或者美丽或者感动或者震撼或者……
请以“定格”为写作话题。自定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生活中,有些事物不断出现,有些事物逐渐消失。出现的自会出现,消失的自会消失。新出现的未必就美好,已消失的未必就丑陋。我们希望美好永远出现,希望丑陋永远消失。
请以“出现与消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深入理解题目的内蕴,认真思考导语的作用。
②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明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
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鲜明,内容鲜活,描写生动。
③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1910年,一场特大的象鼻虫灾害狂潮席卷了阿拉巴马州的棉田。由于这种害虫数量极多,繁殖迅速,当时没有对付它们的根本方法,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苦的汗水付之东流。灾难过后,棉农们开始思考避灾之法,最后决定:放弃棉花,改种其他作物。于是,玉米、大豆、烟草等农作物相继落户阿拉巴马州。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公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一行大字:“永远铭记象鼻虫在繁荣经济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内容,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请以“各有各的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按题索骥,分析材料
①精彩之物——桃,荷,菊,梅?(浅)什么精彩?
精彩之处——娇艳,清丽,高洁,傲雪?(深)为什么说它们精彩?
②如何体现“各有各的”——不同时空?(准)它们的精彩有何不同?
③延伸——以物喻人
(深)阅读的对象?写作的目的?
(2)
①题眼“精彩”:
什么“精彩”?:植物、动物、风景、人(生活、学业、事业、才学、人品、为人处世)、社会制度……
为什么说这算是一种“精彩”?:美丽(优美),优点(长处、优势),优秀(不凡、出众),成功(成就、辉煌),价值(有贡献、有意义、有作用)……
②“各有各的”:暗示要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而且要进行事物间的比较。(偏题与切题的分水岭)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一个小孩在旁边看,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满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为什么?”小孩说:“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老人反问:“你会钓鱼吗?如果你不会钓,就算有了钓竿,也没有用啊!”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做事眼光要放长远
鹰的眼光是锐利的,因而能迅速捕获食物;壁虎的眼光是长远的,因而敢于自断其尾;人的眼光是智慧的,因而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收获果实。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看似无形,然而具备眼光的人会发现它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己便是生活的船长。
眼光在生命的价值中折射出智慧。
现实生活总崎岖,它是对人的考验。只有具备眼光的人才能通过这长特殊的考试,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是吗?且看那位犹豫不决的科学家伽利略。他面对宗教裁判所严酷的威逼,可以英勇一死并获得鲜花、掌声和赞誉;也可以忍辱偷生,在世人鄙视的目光中活下来。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他的选择是有眼光的。因为他看到了物理学的未来的发展,看到了自己将在这领域取得的成就。正因为他具备这样聪慧的眼光,他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为人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眼光在生命的价值中折射出智慧。
具备长远的眼光,方可成就大业。
眼光短浅,只能得到蝇头小利;眼光长远,方能真正摘取成功的果实,造就千秋伟业。翻开浩浩青史,里面传写着数不胜数的成功志士。具备长远的眼光,司马迁甘受宫刑,却完成了鸿篇巨制《史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具备长远的眼光,韩信蒙受“跨下之辱”,终成大将,逐鹿中原,留名青史;具备长远的眼光,李白放弃了升官梦,游名山,阅大川,写就许多灿烂的诗篇,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异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不是具备长远的眼光,或许司马迁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或许韩信会无名而终;或许李白在官场碌碌无为地度过余生。由此可见,要成大业者,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
关心下一代尤其需要长远的眼光。
仲永应该算是一个天质很不错的人,可最终却“泯然众人”。这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缺乏长远的眼光,没有给仲永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他“小时了了,大却不佳”的不幸的结局。而“三迁的孟母”就不愧是关心子女且有长远眼光的范例。是值得许多“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父母学习的典范。
有眼光,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具备长远的眼光,我们的人生才更加靓丽。


本题解析:立意参考(1)从“老人”角度考虑: ①做事要讲求方法技巧才能更有效率。(老人钓鱼技巧纯熟,很快钓了很多鱼) ②方法技巧比工具更重要。(不懂方法即使有了钓竿也没有用)(2)从“孩子”角度考虑: ①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要自力更生。 (小孩不要老人送的鱼,想自己钓) ②不要满足于一时之得,要有长远眼光。(小孩不要一篓鱼,而想要钓一辈子吃不完的鱼)(3)综合角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