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以嗜鱼,故不受也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子其治事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置杯焉则胶 D.相追之,乃其父也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参考答案:
小题:B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1)(子产)上任一年(政绩显著),年轻人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用自己手提东西,儿童不用干犁田耕作等重活。
(2)现在我当国相能自己买鱼吃,如果贪受你的鱼而被免职,谁还会给我送鱼呢?
本题解析:
小题:B(B有禁令就停止)
小题:D(A前一个“因为”,后一个是介词,用、拿;B前一个表委婉,婉商语气,“还是”;后一个表揣测语气,大概;C分别为句末语气词和兼词“于此”;D均为“竟然”;)
小题:C
小题:B(“老人儿啼”理解不当,“儿”作状语,“像小孩子那样”。)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序)太史公说:“法令是用来指导人民的(手段),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的(手段)。在文德武治不完备的情况下,善良的百姓会感到敬畏而能洁身自好,是因为官吏没有胡作非为。官吏奉公尽职,按照法规办事,同样可以治理好国家,为什么一定要用威猛严峻的手段(对待百姓)呢?”
孙叔敖是楚国的处士,虞丘相把他推举按给楚庄王来接替自己。(孙叔敖)担任楚相三个月,施行教化,善导百姓,使上下和睦合作,社会风气淳厚美好,政令和缓宽容,上有禁令下即停止,官吏没有奸邪作恶,盗贼绝迹。秋冬农闲时节就鼓励百姓上山采伐竹木,以便春夏趁溪流涨水时漂运出山。百姓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安居乐业。楚庄王认为钱币太轻,将小的换成大的,百姓使用不方便,都离开他们的生业。市令向楚相报告这种情况,说:“街市婚论,百姓不能安定生活,社会秩序不得稳定。”楚相说:“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市令回答说:“有三个月了”楚相说:“算了。我现在就让它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五天后,上朝的时候,楚相向楚王上奏说:“前段时间换用货币,您认为太轻了,后来市令来说,街市混乱,百姓不能安定生活,社会秩序不得稳定。我请求大王下令恢复原来的钱币”楚王准奏。下令三天。街市就得到恢复,如同原来那样。
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国家婚论,上下不亲和,父子不和睦。大宫子期向国君进言,任命子产为相国。(子产)上任一年(政绩显著),年轻人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用自己手提东西,儿童不用干犁田耕作的重活。上任两年,集市价格平稳,买卖公平。三年,百姓可以夜不关门,道不拾遗。四年,农民们的耕田农具等可以不天天带回家。五年,士民可以不服兵役,哀葬死者的仪礼不用下令即可做好。子产治理郑国26年后去世,年轻人大声哭号,老年人像儿童那样啼哭。说:“子产丢下我们死了啊!百姓将何处安身?”
公仪休是怒过的博士,凭借才优而品第等级高担任鲁相,遵循法理,不轻易变更法令制度,文武百官都能自律,品行端正。让灵渠俸禄的不得与百姓争利,收入多的不得掠去收入少的。有人给国相送鱼,相不肯收受。来人说:“听说您喜欢吃鱼,(所以)我给您送鱼,您为什么不收呢?”国相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你的鱼。现在我当国相能自己买鱼吃,如果贪受你的鱼而被免职,谁还会给我送鱼呢?所以我不收你的鱼。”
石奢是楚昭王时的国相。他为人廉洁正直,不阿谀奉承、避祸自保。一次,他到县里巡视,路上有个杀人的人,国相(派人)追捉他,那人竟是他的父亲。他放掉自己的父亲,回到官署让手下人将自己捆绑起来,派人告诉楚王:“杀人的是我父亲。如果以治父亲的罪来为自己树立政绩,那是不遵孝道的;如果废弛法令纵容罪犯,那也算不上忠臣。我应该处死罪。”楚王说:“没有追上罪犯,不应承受罪过。你还是去办你的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执行君王的法制,不是忠臣。君王赦免他的罪孽,是您的恩惠;服罪而死,是我的职分。”石奢于是不受君命,自杀而死。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①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②,所谓椒山先生者③。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④,而西肆之扮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扮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⑤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马伶传》)
【注】 ①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②指《鸣凤记》,写明代杨继盛等人与权奸严嵩斗争,被害之事。?③指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被害。?④明嘉靖年间,陕西总督上书,主张收复被蒙古俺答所占的河套地区,大学士夏言赞成,严嵩反对。
⑤分宜:严嵩是分宜人,当时的人称呼严嵩为严分宜。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探访
B.今日幸为开宴幸:幸运
C.迨半奏,引商刻羽迨:到
D.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易:轻视,引申为胜过
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而华林部独著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B.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①耻其技之不若②其若从避世之士哉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现马伶虚心学艺的一组是(?)
①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②匍匐前,称弟子?③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④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⑤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伶之扮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1)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2)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
(3)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
本题解析:
小题1:幸:希望
小题1:若:比不上。A.①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②连词,表并列,“并且”。B.①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代词,“它”。C.①介词,“在”;②介词,表被动,“被”。
小题1: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
小题1:得分点(1)叹,命,之,首(2)询,耻,出,遁(3)至,授,掩,安……哉。
【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凤》,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敬献一日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哎!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参考答案:1. 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2. 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本题解析: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
(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羁縻:笼络
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
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纠:纠正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手以付洪之
B.①与洪之相见
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①所入十倍于常
D.①乃卧而引药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3分)
译:?
(2)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3分)将领们都想发兵进攻,李洪之却对山胡开诚布公,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胡人就投降了。?(2)(4分)李洪之率领几十名人马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疾苦,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
本题解析:
小题1:(纠:检举)
小题1:(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然后”等。A①介词,译为“用”、“拿”;②连词,表目的。译为“来”。B①介词,译为“跟”、“同”;②动词,译为“结交”、“交好”。C①介词。译为“比”;②介词,译为“对于”。)
小题1:(③是开山修路,④是构筑堡垒来对付山胡,⑥是说洪之不清廉,贪污受贿)
小题1:(李洪之被赐死是因为他残暴和贪污,是咎由自取,不能反映官场黑暗)
小题1:略
译文: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正碰上永昌王拓拔仁跟随太武帝南征,得到了元皇后李氏姐妹两个人,李洪之以同宗人的身份私下给李氏姐妹馈送东西,结成兄弟姐妹,于是就像亲兄妹一样。李文通渐渐了解到元皇后在南方的兄弟的名字,就改名为洪之。到了拓拔仁因事被诛戮后,元皇后作为罪人的家属送进宫里,被高宗(文成帝)宠幸,生下了显祖(献文帝)。元皇后临死时,昭太后问起她的亲人,于是元皇后就说李洪之是她的兄长。和李洪之诀剐时谈了一整天,一一列出在南方的各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名字,亲手交付给李洪之。李洪之因此而被称为显祖(献文帝)的亲舅父。太安年间。李珍之等兄弟来至京师,和李洪之相见,叙说元皇后生平情况,互相计算年龄大小进行排行。
后来升任怀州刺史,召入京城拜为内都大官。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反叛朝廷,显祖(献文帝)亲自率兵征讨,任命李洪之和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管各路人马。献文帝到达并州,下诏命令李洪之为河西都将征讨山胡。山胡都据险抵御。李洪之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对付山胡。部下的将领们都想进攻,李洪之对山胡开诚布公,表示既往不咎。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胡人就投降了。献文帝表示嘉奖,提升他为尚书外都大官。后来又出任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达刺史治所.就制定了禁止为非作歹的制度,规定有人带刀外出行走,就和抢劫一样惩处。轻重高下的等级,各有明文规定。为此大设宴会。宴请州中的豪强和年长有地位的人,向他们通告法律制度。又在夜里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主要道路上。有触犯禁令的,就抓起来送至州里,公开宣布斩首。其中冤枉被杀的数以百计。赤葩渴郎羌居住在深山穷谷之中,朝廷虽然加以安抚,但朝廷的使者却很少来到。李洪之在山上砍树割草开出山路,宽十多步,让赤葩渴郎羌看着像在做进军的准备,于是发兵临近羌人的境内。山中的羌人大为惊骇。李洪之率领几十名骑兵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痰苦。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各部羌人很是高兴,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政府因此收入比往常多出十倍。李洪之善于治理戎人夷人,很能恩威并施。可是苛刻的名声却传遍了朝廷和民间。
李洪之素来并不清廉,常常收受贿赂。当时高祖(孝文帝)开始建立发给官吏俸禄的制度,法规禁令都很严峻,官员们侦察了解的情况,无不一一揭发检举。因此就把李洪之锁送京城。高祖(孝文帝)登太华殿,在殿前召集文武百官,有关官员启奏李洪之收受贿赂,声名狼藉,又残酷暴虐。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等到将要自尽,沐浴后换好衣服。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他已经要出去自尽又退了回来,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一圈,像这样有好几次,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