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①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 ②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 ③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 ④稍大,则如奏雅乐 ⑤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⑥听之者,耳为之聪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①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B(污浊)
小题2:C(①写声音的来源 ②文中说山谷的声音不宜 ⑤写游松风阁的感受)
小题3:A (逐层推论引出本文描写的主体)
参考译文:
(一)
雨、风、露、雷,都来自天空。雨、露有形体,万物等待它们来滋润;雷没有形体却有声音,风也是这样的。
风不能自己发出声音,要依附于其它物体才会发出声音。不像雷的震怒号叫,能在虚无的太空中发出大声轰响。正因为风要附借着物体而发出声音,所以它的声音完全随着物体而改变:风声的或大或小、或清越或浑浊,或令人欣喜或令人惊惧,全都是随从它所依附物的形体而发出的。土山石崖雄壮而高大,风即使依附于它们还是不能发出声音;山谷空虚而深邃,风穿过山谷就会发出雄浑凄厉的声音;潮水荡漾而轻柔,风吹过水面就会产生波涛翻滚的声音。这些声音都不能达到和谐适度,使人听了胆战心惊。所以,唯独风依附于花草树木所产生的声音最为适度。
而花草树木当中,叶子阔大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窒息沉闷;叶子枯萎了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极为悲凉;叶子很柔弱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细弱而不高昂。因此,最适宜于风所依附的物体莫过于松树了。
大凡松树这种植物,树干挺直而树枝弯曲,叶子细小而成长条,形状离奇古怪而茂密丛集,姿态潇洒自然而舞姿翩翩,针叶蓬松散乱而活泼玲珑。所以风从松树上吹过的时候,不会被阻塞也不会被激荡,疏松通透、流畅通达,发出自然悦耳的声音;所以,聆听这种声音可以消除烦闷和污浊,洗涤昏暗和肮脏,精神开朗而心情怡悦,心境恬静淡泊而寂静寥远,好像是在太空中自在地往来,同自然万物一起遨游。看来,在山林中寻求快意的人最适合于听松风,他们以听松风为快乐而不愿离去。
会稽山上的金鸡峰,有三棵大松树,不知道它们生长了几百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它们,发出如同地下的泉流淌过沙石的飒飒声;风稍大一些,那声音就像是演奏高雅的乐曲;大风吹来,那声音就像水上扬起波涛,又像敲响大鼓,隐隐约约地很有节奏。
有位法号叫方舟的老和尚,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起名叫松风阁。我曾经到过这里并在此停留,非常得意地想要留在这里,不愿归去。松风阁虽然处在山林之中,但又不远离人烟稠密的地方。夏天不因酷热而苦恼,冬天不因严寒而恐惧,观赏松树可以使我感到悦目,听着松涛可以使我感到快耳,安逸舒适而悠闲自在,自由往来而徜徉徘徊,没有身外之物来扰乱我的心情,可以欣喜快乐,可以整天流连,又何必要像许由那样用颍河水洗耳朵而自命清高,像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吃野菜来表示清高呢?
我是一个志在天下、四海为家的人,行踪去向没有一定,但对这松风阁感情很深,不能忘怀,所以在将要同老和尚告别之时写下这篇文章作纪念。日期是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
(二)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面,活水源的上头。我今年春天初到那里,停留了两天,不巧遇上下雨,只听见波涛的声音整天整夜地响个不停,而未能完全观赏到这里美妙的境界,到了这一次,来来往往在松风阁上住了十多天,于是得以详尽地知道这里变化多姿的情态。
原来阁楼后边的山峰,独立高耸在群峰之中,而大松树又生长在峰顶。仰头观看,如同羽毛装饰的车盖遮在头顶上。每当太阳挂在天空正中的时候,就有风吹拂着树枝,松树就像龙在飞翔凤在起舞;树影洒落在阁楼的房檐和屋瓦上,金黄的和碧绿的光影交相辉映,编织成彩色的锦绣。观看到这种景象的人,眼睛都因它而更加明亮。还听到一种声音,像是下起阵阵大雨,又像是涧水冲激着崖石,有时又像战马飞快地奔驰,像刀枪剑戟互相碰撞;忽而又发出像草虫急促的细声鸣叫,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像是很远又像是在近前,简直无法形容它们的情状。聆听到这种声音的人,耳朵也因它而更加聪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滨友之礼。(3分)
小题2:谭不悟荣旨,露檄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4分)
小题3:志力日衰,素餐无劳,实宜辞退。(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扬州刺史周浚推荐他做从事史,喜爱他的才能和器局,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
小题2:华谭不明白顾荣的心意,到处公开声讨他,极力指责他的不是,因此被顾荣怨恨。
小题3:心志、精力一天天减退,白白地享受俸禄没有功劳,确实应该退位。
本题解析:小题1,重点:引,推荐,“才器”:才识和气量、“待以宾友之礼”介宾倒置句式,小题2,重点:“悟”:明白,“露檄”:显白的批评、“非”:错误(名词)、“为荣所怨”被动句式,小题3,“日”:每天、“素餐”:白白吃饭、“宜”:应该。
点评:本题整体难度适中,第二句的翻译有点小麻烦,主要是“露檄”两个字难以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
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皆克捷。其后贼帅张金称众数万,屯于县界,屠城剽邑,郡县莫能御。善会率励所领,与贼搏战,或日有数合,每挫其锋。炀帝遣将军段达来讨金称,善会进计达,达不能用,军竟败焉。达深谢善会。后复与贼战,进止一以谋之,于是大克。
金称复引渤海贼孙宣雅、高士达等众数十万,破黎阳而还,军锋甚盛。善会以劲兵千人邀击,破之,擢拜朝请大夫、清河郡丞。金称稍更屯聚,以轻兵掠冠氏。善会与平原通守杨元弘步骑数万众,袭其本营。武贲郎将王辩军亦至,金称释冠氏来援,因与辩战,不利,善会选精锐五百赴之,所当皆靡,辩军复振。贼退守本营,诸军各还。
于时山东思乱,从盗如市,郡县微弱,陷没相继。能抗贼者,唯善会而已。前后七百余阵,未尝负败,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会太仆杨义臣讨金称,复为贼所败,退保临清。取善会之策,频与决战,贼乃退走。乘胜遂破其营,尽俘其众。金称将数百人遁逃,后归漳南,招集余党。善会追捕斩之,传首行在所。帝赐以尚方甲槊弓剑,进拜清河通守。其年,从杨义臣斩漳南贼帅高士达,传首江都宫,帝下诏褒扬之。
士达所部将窦建德,自号长乐王,来攻信都。临清贼王安拥兵数千,与建德相影响。善会袭安斩之。建德既下信都,复扰清河,善会逆拒之,反为所败,婴城固守。贼围之四旬,城陷,为贼所执。建德释而礼之,用为贝州刺史。善会骂曰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凛然有节。建德犹欲活之,为其部下所请,又知终不为己用,于是害之。清河士庶莫不伤痛焉。
——选自《隋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遗憾
B.擢拜朝请大夫、清河郡丞提升,提拔
C.复扰清河,善会逆拒之抵触,不顺从
D.反为所败,婴城固守绕,围绕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乘胜遂破其营,尽俘其众其年,从杨义臣斩漳南贼帅高士达
B.善会大业中为鄃令复为贼所败,退保临清
C.破黎阳而还,军锋甚盛建德释而礼之,用为贝州刺史
D.善会率励所领,与贼搏战所当皆靡,辩军复振
小题3: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会进计(于)达,达不能用
B.金称释冠氏来援,因与辩战,(金称)不利
C.取善会之策,频与(金称)决战
D.善会逆拒之,反为(建德)所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军段达讨伐金称,善会进献计谋,未予采纳,段达失败。后来的战斗中,段达采纳了善会的谋略,大败了金称。
B.那时崤山以东地区时局混乱,百姓纷从盗贼,官府势力微弱,很多郡县被盗贼攻陷。当时能够抵抗强盗的人,只有善会。
C.善会英勇善战,斩杀了金称,将金称的首级送到了皇帝所在的地方;跟从杨义臣斩杀了士达,将士达的首级送到江都宫。
D.建德打败了善会后,因为部下的请求,想让善会存活下来,但又考虑到善会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最终还是杀害了善会。
小题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4分)
善 会 骂 曰 老 贼 何 敢 拟 议 国 士 恨 吾 力 劣 不 能 擒 汝 等 我 岂 是 汝 屠 酤 儿 辈 敢 欲 更 相 吏 邪 临 之 以 兵 辞 气 不 挠 凛 然 有 节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皆克捷。(3分)
②贼围之四旬,城陷,为贼所执。(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善会骂曰/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凛然有节
小题1:①善会率领侍从几百人逐一地逮捕他们,都能克敌制胜。
②盗贼包围清河城四十天,城池被攻陷了(沦陷了),善会被盗贼捉到了。
本题解析:
小题1:逆:迎击,迎战。
小题1:所:“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的;A其:代词,他的 /?代词,那;B为:动词,担任 / 介词,被;C而:连词,顺承关系 / 连词,递进关系,并且。
小题1:应是“王辩”
小题1:与原文内容不符。部下请求的应是:要求建德杀了善会
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4分,每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1:(1)“以”1分,“克捷”1分,大意1分(2)“旬”1分,“为……所”被动句式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杨善会,字敬仁,是弘农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父亲杨初,官至毗陵太守。杨善会在大业年间,曾任鄃(今山东夏津县)县令,以清廉正直而闻名。
不久崤山以东的地区闹饥荒,百姓聚集到了一起做了盗贼,善会率领侍从几百人逐一地逮捕他们,都能克敌制胜。这以后盗贼首领张金称有数万人马,在郡县边界屯兵,屠杀百姓,掠夺城池,郡县没有谁能抵抗。善会率领鼓励所领属的人马,与贼人搏战,有时一天有多个回合,常常挫其先头部队。隋炀帝派遣将军段达前来讨伐金称,善会向段达进献计谋,段达不能采用,部队最终失败了。段达十分感谢善会。后来段达又与盗贼战斗,善会只进献了一条计策用来谋划战事,段达就大大地打败了盗贼。
金称又招引渤海盗贼孙宣雅、高士达等人马几十万,攻破了黎阳然后返回,先头部队气焰很盛。善会率领精锐部队千人半路拦截,打败了他们,提拔封官为朝请大夫、清河郡丞。金称稍稍地经过聚集,率领轻装部队掠夺冠氏。善会与平原通守杨元弘率领步兵、骑兵几万人马,攻打金称的大本营。武贲郎将王辩的部队也到了,金称放弃了冠氏来救援大本营,于是与王辩作战,王辩情况不利,善会挑选精锐部队五百人奔赴王辩处,所阻挡的敌兵都望风披靡,王辩的部队重振军威。盗贼退守大本营,各部队各自返回。
在那时崤山以东的地区情势混乱,顺从盗贼的人像赶集一样,郡县势力微弱,一个接一个地被盗贼攻陷了。能抵抗盗贼的人,只有善会罢了。前后七百多次战斗,未曾失败过,常常对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不能消灭盗贼感到遗憾。恰逢太仆杨义臣讨伐金称,又被盗贼打败,后退自保到临清。采纳善会的策略,多次与盗贼决战,贼才败走。杨义臣趁胜于是攻破了金称的军营,俘虏了他的所有人马。金称率领数百人逃跑,后来回到漳南,招集残余部队。善会追捕并斩杀了他,把他的首级送到皇帝所在的地方。皇帝赏拿尚方甲槊弓剑来赐了他,授予清河通守官职。那一年,善会跟从杨义臣斩杀了漳南盗贼首领高士达,传送他的首级到江都宫,皇帝下令褒奖善会。
高士达所率领的将领窦建德,自号长乐王前来攻打信都。临清盗贼首领王安拥有几千人马,与建德互为呼应。善会攻袭王安并杀了他。建德已经攻下了信都,又来骚扰清河,善会迎击抵抗他,反而被建德打败,绕城坚守。盗贼包围清河城四十天,城池被攻陷了,善会被盗贼捉拿了。建德释放了善会并且礼待他,任用善会做贝州刺史。善会骂道:“老贼怎么敢规划国家优秀的人才!只恨自己力量不足,不能捉拿你们这些人。我怎能是跟你们这些地位低贱之辈一样的人呢,胆敢改变我的官职呢?”盗贼用兵器指着他,善会言辞气势不屈服,凛然有节操。建德还是想让他存活下来,被自己部下请求要杀了善会,又知道善会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就杀害了善会。清河的官民没有谁不感到伤心悲痛的。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一)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即钓鱼之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通“厝”,放置,安放)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子贱曰:“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选自《王函山房辑佚书?宓子》)
(二)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大息,播弓矢。
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言乎!”
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
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善唱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选自《说苑?君道》)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过:拜访
B.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质:箭靶
C.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交接:连接不断
D.固辞鱼不受固:本来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①君其犹有谄人言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①迎而吸之者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D.①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宓子贱看来,半路上迎接他的那些官员就如阳昼所说的“阳桥鱼’,“薄而不美”:他们趋炎附势,浅薄无能。
B.宓子贱到了单父,按阳昼所言,及时请出了那些年高德重、稳健而又有才能的人来共同治理单父。
C.对景公射箭的不良表现,大夫们众口一词地赞美他,对此,景公变了脸色,很是生气,以至于把弓箭扔到了一边。
D.当景公准备赐给弦章50车鱼的时候,弦章及时地作了自我反省,明白了事理,最后,坚决地拒绝了馈赠。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4分)
译文:??
(2)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D ?
小题:B ?
小题:(1)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
(2)他们本身的才智(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的缺点,他们的勇气不够,不敢(指出不足)侵犯国君的尊严。
本题解析:
小题:D “固”应解释为“坚决、坚持”
小题:B 恐怕、也许。A把/凭借,靠;C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表示转折关系;D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末助词,无实义? 12.D?景公已将鱼送给了弦章
小题:(1) 重点词:“贱”、“道”、“焉”。重点词未译,每个扣0.5分。下同。
(2) 重点词:“知”通“智”,智力;“颜色”
参考译文一: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仍快乐,富有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 “《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这一点,你就可以知道另一点。”
参考译文二:?参考译文
(一)宓子贱要做单父县的县令了,他去拜访阳昼说:“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我吗?”阳昼说:“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子贱说:“你钓鱼的经验是什么?”阳昼说:“钓鱼时,垂下钓丝,安好钓饵,马上迎上来吞食的便是‘阳桥垒’,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鲂鱼,此鱼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鱼。”宓子贱领梧了其中的道理,说“妙!”
宓子贱去上任,还没走到单父县,那些官员纷纷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贱催促手下人说:‘快赶路,快赶路!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到了单父县,他去请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单父县。
(二)晏子死了十七年之后,齐景公请诸大夫们喝酒。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赞美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一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弦章进来。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经十七年了,从来没有听到过对我的批评。今天我射箭出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地赞美我!”
弦章回答说;“这是那些大臣的不好:他们本身的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的缺点,他们的勇气不够,不敢(指出不足)侵犯国君的尊严。但是您应该注意一点,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那么大臣就会拿来替他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来给他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景公说;“说得很好!今天所说的话,弦章可以做人君,我只能做大臣了。”
这时,有捕鱼的人送来许多鱼,景公赐给弦章五十车。回家的路上,载鱼的车拥挤不堪,把路都堵塞了。弦章按住驾车人的手说:“过去说好话的人,都是想得到鱼的人。以前晏子辞赏来规劝国君的过失,所以那些过失就藏不住。现在这些大臣们都是为了求取利益而阿谀奉承,所以国君的箭射到靶子外面却仍要众口一词地加以赞美。如今我对国君的批评、劝谏还未被人所知,为人所效仿,却要接受这些鱼,这是违背了晏子的规矩而满足了阿谀奉承的欲望。”所以(弦章)坚持不要这些鱼。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