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2017-11-10 21:42: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①腹黄享②,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孟春纪》) [注]①钜子:“巨子”,墨家中有成就的人称为“巨子”。②腹黄享:人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平公跟祁黄羊第一次对话时,暗藏深机,提出一个征询人事处理的问题。祁黄羊推荐的任南阳县令的人是他的仇人解狐,这并没有出乎晋平公的意料。 B.晋平公与祁黄羊的第二次对话,平公要祁黄羊推荐一位管理军事的官吏,而他推荐的竟是自己的儿子,表现了祁黄羊举人不问亲疏怨仇的性格特点。 C.作者又从另一侧面即社会上的反应和用人效果两方面来证实祁黄羊两次荐人的正确,高度评价了祁黄羊公而忘私的高尚人格。 D.腹黄享面对儿子杀人的严峻现实,执法如山,依法惩办儿子,既维护了国法的尊严,又体现了墨家的精神。
2、多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C.咸与维新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阅读题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②南城人。 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③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④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⑤有之,今何靳⑥?”策曰:“然,有质钱而没⑦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⑧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③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④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⑤帑:音 tǎng,库房。?⑥靳:吝啬。? ⑦没:同“殁”,死。?⑧畀:音bì,给予。 19、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得不可被鞍者?(2)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3)有质钱而没者?(4)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20、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B.自追及,告以不堪 C.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D.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
|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2)今以是何之? 22、陈策“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 23、上文提到的三个人,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是?。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 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俘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小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思垂空文以自见垂:使流传 B.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察 C.曼辞以自饰曼:随意的 D.亦欲以穷天人之际际:关系
|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后是非乃定
B.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小题3:下面6句分四组,全都说明作者“忍辱而苟活”原因的项是(? )
①思垂空文以自见
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③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⑤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列举先贤受到沉重打击后发奋著书的史实,是借古人以自况,抒发了满腔的愤激之情。
B.司马迁向任安表示为著成《史记》,即使受到再厉害的刑罚,也没有悔恨之心。
C.最后司马迁针对任安的指责,陈说了自己艰难的处境和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
D.司马迁虽然有了为写史而活的决心,可我们从他复信的最后还是可以看出他满腔的愤怒之情。
小题5: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 ]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B?.仰观宇宙之大?
C?.放浪形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