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泊扬子岸
鲍溶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注]鲍溶,初为隐士,后客居他乡。
(1)这首诗的颔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很巧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
(2)从全诗来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首句中的“网”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人月圆·甘露①怀古
元·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②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③:知为谁开??
【注】①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后废。②远方来此游览的人。③即“试问山僧”
1.这首诗诗人登楼观望,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苔痕印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