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2017-11-10 21:54: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
小题1:孔子提倡“正名”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2:结合上述《论语》和《礼记》的选文,你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3分)



2、单选题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A.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二虫又何知
C.楚南有冥灵者
D.汤问棘也是已



3、阅读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B.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按次序?
  其道也固先乎吾       知道、懂得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作动词,灭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人    使……安宁
  琴书以消忧         以……为乐
C、是故贵无贱,无长无少    没有
  盘盘, 囷囷焉       ……的样子
  军中无以为乐,以剑舞    谦语,表敬意
D、才能不及中人        平常的人
  不抑耗其实而已        它的实际情况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今山东省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18分)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伍,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解,而公犹僵卧,气息然,呼之不醒,大惊,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窍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为必死,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先生酒解莫:通“暮”
B.司命,孰能生之微:没有
C.诚能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速:迅速
D.桑麻五谷以为生艺:种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惟读书务今急而求子,寡人之过也
B.故人过我死焉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而相违期年未见已哀斯墓徒有其石也
D.不意今捐躯此兽之口今君亡赵走燕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朝廷多次授官,他都不愿意上任;亡是公向来与乌有先生友善,分别一年了,非常想念,就跑去拜访他。
B.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亡是公喝得酩酊大醉,呼之不醒;乌有先生无计不施,最后和妻子合计,要亲自去请子虚长者来救治。
C.作者设置乌有先生在请子虚长者的途中遇到老虎这一情节,意在突出行途环境恶劣,衬托乌有先生救治朋友不怕艰险的优秀品质。
D.这篇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朋友有难处应倾力相助,同时做事应量力而行,力求避免给他人添加麻烦。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长 者 诊 之 曰 是 非 疾 也 困 于 酒 耳 酒 出 中 山 一 醉 千 日 若 习 饮 之 故 无 异 此 翁 他 乡 客 安 能 胜 此 杯 杓 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
(2)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