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杨雄、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略有删减)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有开之使前者?开:开导
B.修材不足用于时?修:学习,自修
C.发而读之?发:启封,打开
D.而至者鲜焉?鲜:少,很少
2.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修学道而不至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方勉焉以模言语?申之以孝悌之义
D.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业精于勤荒于嬉
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下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C.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9分,每题3分)
(1)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译文:?
(2)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译文:?
(3)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
译文:?
5.作者在文中以孔子、孟子和杨雄、王通为例,意在证明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述之。(3分)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线处断句(限6处)。
庆 历 中 有 近 侍 犯 法 罪 不 至 死 执 政 以 其 情 重 请 杀 之 范 希 文 独 无 言 退 而 谓 同 列 曰:“ 诸 公 劝 人 主 法 外 杀 近 臣, 一 时 虽 快 意, 不 宜 教 手 滑。” 诸 公 默 然。(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2)文中提到的范希文就是指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
(3)范希文对“执政”的做法持____________态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负栋之柱/支负
B.使天下之人/致使
C.使六国各爱其人/爱护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依次
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倚歌而和之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客逾庖而宴
D.某所,而母立于兹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人不暇自哀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妪,先大母婢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而今安在哉?
4、单选题 【奇】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特殊的,罕见的)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奇异)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单数,零数)
D.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佳,美)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表被动)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介词,表被动)
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助词,表诘问)
D.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