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双丹凤三角眼,_______________。
(2)其险也如此,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4)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6)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7)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9)《锦瑟》尾联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弯柳叶吊哨眉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白帝城高急暮砧
(5)群山万壑赴荆门
(6)别有幽愁暗恨生
(7)江州司马青衫湿
(8)空闻虎旅传宵柝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小题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2:桑之落矣,??。(诗经《氓》)
小题3: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周《逍遥游》)
小题5:?,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兮辞》)
小题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8:?,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参考答案:
小题1:征蓬出汉塞
小题2:其黄而陨
小题3: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小题5:登东皋以舒啸
小题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小题8: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陨”“ 砧”“ 皋”“ 舒啸”等。有错别字会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作答)(6分)
小题1:得道者多助,?。?(《孟子·公孙丑下》)
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小题2:?,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荀子·劝学》)
小题3:挟飞仙以遨游,?。?(苏轼《赤壁赋》)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小题4:江间波浪兼天涌,?。?(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小题1:失道者寡助?天涯若比邻
小题2:悟已往之不谏?金石可镂
小题3:抱明月而长终?花自飘零水自流
小题4:塞上风云接地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涯”“已”“镂”“抱”“阴”
点评:本题默写量大,涉及面广。有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晋代的“辞”,还有汉、宋的名家名篇。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简答题(10分)
【小题1】“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是《家》中谁说的话?他是怎样为自己争取幸福的?(4分)
答:
【小题2】《红楼梦》中写探春理家,作者给探春、宝钗冠以“敏探春”“时宝钗”的称号,请说明“敏”和“时”的含义及具体表现。(6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觉慧(1分)。他最后和家庭决裂(1分),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1分),乘船去上海,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1分)。
【小题2】“敏”赞探春之机敏,“时”言宝钗之合时(2分)。探春:目光敏锐,洞察贾府隐患(1分);行事敏捷,处事干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贾府的问题(1分)。宝钗:对探春的改革措施适时作了补充(1分),让那些妈妈们能贴补自己,得些好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这道题目,只要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阅读完整的名著内容,不难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这道题目,要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还要联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据此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 [ 天净沙] 莫不是步挤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现叮咚? 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 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 调笑令] 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 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 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 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 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 [ 秃嘶儿] 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 [ 圣药王]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我近书窗听咱。( 红云) 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 末云) 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歌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旦云) 是弹得好也呵! 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妄闻之,不觉泪下。
? [ 麻郎儿] 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 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1 .[ 天净沙] 、[ 调笑令] 、[ 秃厮儿] 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 秃厮儿] 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琵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I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