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10 22:16: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台阁名胜记;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人事杂记。
B.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有三:一是以艺术概 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二是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三是对环境作具体的描写。
C.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先秦两汉散文的回归。
D.左拉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酒店》《萌芽》《生之欢乐》等。



2、单选题  对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①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数:命运
  ②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或者
  ③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超过
B.①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当
  ②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整理
  ③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归附
C.①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为:形成
  ②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夫:那些
  ③ 妪每谓余曰——每:经常
D.①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② 当与秦相较,或未量——易:轻易
  ③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武儒衡,字庭硕。才度俊伟,气直貌庄,言不妄发,与人交友,终始不渝。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而儒衡谒见,未尝辄易所好,但与之正言直论,余庆因亦重之。
宪宗以元衡横死王事,尝嗟惜之,故待儒衡甚厚。累迁户部郎中。十二年,权知谏议大夫事,寻兼知制诰。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剥下以媚上,无敢言其罪者。儒衡上疏论列,镈密诉其事,帝曰:“勿以儒衡上疏,卿将报怨耶!”镈不复敢言。
儒衡气岸高雅,论事有风彩,群邪恶之。尤为宰相令狐楚所忌。元和末年,垂将大用,楚畏其明俊,欲以计阻之,以离其宠。有狄兼谟者,梁公仁杰之后,时为襄阳从事。楚乃自草制词,召狄兼谟为拾遗,曰:“朕听政余暇,躬览国书,知奸臣擅权之由,见母后窃位之事。我国家神器大宝,将遂传于他人。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维更张,明辟乃复。宜福胄胤,与国无穷。”及兼谟制出,儒衡泣诉于御前,言其祖平一在天后朝辞荣终老,当时不以为累。宪宗再三抚慰之,自是薄楚之为人。然儒衡守道不回,嫉恶太甚,终不至大任。寻正拜中书舍人。时元稹依倚内官,得知制诰,儒衡深鄙之。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迁礼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六。?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八)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故待儒衡甚厚    厚:优待     
B.群邪恶之   恶:讨厌
C.当时不以为累    累:劳苦     
D.儒衡深鄙之  鄙:轻视

小题2:下列各项中,均能表现武儒衡具有“性格耿直”的一组(  )
①未尝辄易所好 ?②儒衡上疏论列   
③论事有风彩   ?④宜福胄胤,与国无穷  
⑤欲以计阻之  ?⑥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为了整肃朝纲,武儒衡论事不避权贵,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但因为他喜欢向皇帝告密而被同僚忌恨。
B.宪宗准备重用武儒衡,令狐楚害怕他的明智俊异,便想方设法阻挠,以离间皇帝对武儒衡的宠信。
C.皇甫镈向皇帝的“报怨”有报复武儒衡的意图,但在宪宗识破并当面提出批评后,就不敢再说了。
D.令狐楚荐用狄兼谟,用意是以武氏篡权影射儒衡。武儒衡便向宪宗言明祖上武平一隐退之事来应对。
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对“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
B.养虎遗患(留下)
C.留待作遗施(遗留)
D.小学而大遗(丢弃)



5、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不超过8处。(4分)
太宗欲相陈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