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2:22: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审定(审查、决定)审时度势(等待时机,估量形势)
审慎(周密、谨慎)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B.消沉(情绪低落)烟消云散(像烟雾浮云一样很快消散)
消气(平息怒气)冰消瓦解(冰块破碎后马上消失)
C.形迹(举止和神色)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于天下)
行迹(行动的踪迹)畏影恶迹(害怕自己的难看的影子和足迹)
D.处置(处理或发落)泰然处之(任何情况下都能沉着镇定地对待)

处事(处理事务)?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地策划谋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项“审时度势”为“观察或了解时机,估量形势”;B项“冰消瓦解”为“冰块消融,瓦器破碎”;C.项“畏影恶迹”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因人也因此觉得?受损。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荣誉偶尔未免
B.名誉偶然未免
C.名誉偶尔不免
D.荣誉偶然不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名誉”意为名声,多指个人,结合语句用“名誉”更好。②“偶尔”表“不经常”“有时”,“偶然”表“不一定、不合规律”,根据语境选用“偶尔”。③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后乃今培风
B.亦若是则已矣
C.而御六气之辩
D.彼且恶乎待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恶:怎么。是:这样。培:”。“培”通假“慿”,即为“凭借”。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各项中加粗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
B.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
C.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珊,帘以水精
D.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古今同形异义词语的把握能力。A中的“其实”(这件事的真象),B中的“亲戚”(犹如双亲,写有血缘关系的人),D中的“失意”(不合意不和睦),文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只有C中的“珊瑚”与古今意义相同,可见本题的答案为C无疑。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尽管改革的道路千辛万苦,但改革开放?能动摇,这?没错。
(2)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回事,两口子居然为了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是十年夫妻啊。
① 决?② 绝?③?究竟?④毕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决、绝:“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 “决”就错了。
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 “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