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1)“秋事促西风”中的“秋事”本意是秋收的事情,从全词看,实际上是指什么?“岁将晚”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中“醉”字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李煜《浪淘沙》一词,完成1—2题。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的凄凉悲哀。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只有梦醒,诗人才知道自己客人的身份。
D、“无限江山”和作者另一首词的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指的地方一样,都是南唐山川。
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景写起,从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愁交织在一起,结尾以水流花落、春去人逝的慨叹作结,抒发了亡国的悲哀。
B、词中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全词都运用描写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是从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化用而来的。它抒发了对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深沉感受,被后人广泛引用。
D、诗中运用白描、比喻、对照等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金)元好问①
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②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③香摇细细风。?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痕中。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注:①元好问: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人,金亡不仕元。1233年,蒙古军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元好问与一些官民被羁管在聊城(在山东),过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虏生活。这首词即写在其作为阶下囚期间。②殢:停留。③暗澹:这里指香气清淡。
(1)请写出上阕中能反衬作者当时被羁管生活的语句?(2分)
?
(2)下阕“欢缘心事”中的“心事”主要有哪些?(4分)
?
(3)这首词的上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