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3:47: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改错题  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①观点鲜明,不超过8000字;逻辑清楚,格式正确。来稿一经采用,②即奉薄酬。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③敬请广大作者赐稿
  来稿请寄:××市××路××号 ④《×××》编辑部×××敬启  邮编:××××××
《×××》编辑部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语序不妥,最好应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000字。
②“薄酬”改为“稿酬”;
④“敬启”改为“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为新世纪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有分析的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的研究资料。
答:①?
?
?
??


参考答案: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研究资料。②这些资料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作了分析。③它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④因此,这是一部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句改短句的能力。方法步骤:首先提取长句主干,形成一个短句。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研究资料。第二,把长句的修饰语改写成几个短句。②这些资料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作了分析。③它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④因此,这是一部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第三,检查句子顺序,查看表达是否顺畅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dì)听
(jìng)叶
丢三(là)四
B.(jǔ)丧
(kuī)视
(nìng)缺毋滥
C.(bǎo)贬
(pì)
(zhuó)尔不群
D.(dàng)真
(chè)
屡见不(xiǎ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完成下列两副对联。(4分)
小题1:师卧龙,友?,龙师龙友;弟?,兄玄德,德弟德兄。(关公庙对联)
小题2:上旬上,中旬中,?望日;五月五,九月九,端阳?。(解缙与友宴对)


参考答案:(1)子龙?翼德? 2)朔日?重阳


本题解析:本对联最主要的是根据内容来对,关公的朋友也要叫龙,因为“龙师龙友”;弟也要叫德“德弟德兄”。第二联,上联是初一十五,下联跟九月九相对的,自然是重阳。
点评:对联,就像律诗里的“对仗”,是文学形式之一,写对联要求:?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这一条是对联必须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当然这个要求太严苛了,不容易做到。变通的办法是:关键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所谓关键位置,指的是词的中心。词组末尾的那个字、以及动词一般来说要求对仗。如红花的花字,笑春风的笑字、风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做到这两点,格律上就大致过关了。但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称为进阶篇。要写好对联,这些进阶的要求,也要慢慢适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考试呼唤公正严明、学富五车的考官。考官在考场以文化知识裁断考卷,但在官场却又是不大不小的官员。                        。多数考官是想在两相平衡中稍稍偏向于文化形象的,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
①他作为考场主宰者的文化形象又会污渍斑斑
②是官员就有上下左右需要顾及和忌避的地方
③反过来,倘使太顾官场
④他当然可以宣言只顾考场不顾官场
⑤这与以文化知识为至高标准的考场法则有根本性的矛盾
⑥但如果真是这样,他裁断考卷的权力是谁给的
A.②①④⑥③⑤
B.②⑤④⑥③①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④②⑤⑥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横线处有六个分句,三整句话。分析所给出的六句话,可以发现文段分别分析了两种情况。然后注意一些标志词,如“当然”,“反过来”,“但如果这样”就可以判断出选项B是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