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①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福建漳浦知县?②汝咸躬自编审人丁,各归现籍③禁舁神疗病,晓示方证,自制药以济贫者④无为教者,男女群聚茹蔬礼佛⑤设义学,延诸生有学行者为之师⑥尚义率其党百余人果就抚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⑴小吏们以不便于执行为借口阻扰这件事,上司们也有些动摇困惑,但陈汝咸坚决不改,(这样)那些奸人们便无计可施。
⑵他又抓住了海盗徐容,从他的口中全都得到了贼人的情况,赦免了他的罪责,要求他去招降其他贼人。
⑶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主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样讲我呢。
本题解析:
小题1:B中“葺”后面有“……书”,可推断不是修筑,应是整理。
小题2:①是其任职情况;④是当时有些人的行为;⑥陈尚义投降的情况
小题3:A中宗羲称赞的是陈汝咸,而非其父。
小题4:(1)注意“不便”(不方便)、“摇惑”(动摇困惑)、“无所施技”(无计可施)的译法。(2)注意“委曲”(情况)和省略的情况。(3)注意“微”(无法)“文“(掩饰)成语 “文过饰非”也是此义等的翻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时)
C.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今常用义为:加入)
B .声非加疾也(疾:强,宏亮。今常用义为:疾病,或快)
C .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指动词“跪下”的“跪”)
D .金就砺则利(金:黄金。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小题1:在第二段文字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分)
小题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另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子欲善而民善矣
小题1: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己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有礼有德;但道德也不是无原则的,不加区分的运用,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违背了德政,道德教育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去声讨他的做法,正是对德政的一种维护。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参考答案: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本题解析: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较翻译句子要容易一些。解答本题,一是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意思,二是要凭借自己的文言语感,三是对古代文化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