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A.例拜为郎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B.以情告友人长乐冯属予作文以记之 C.且居职日浅且相如素贱人 D.家人常置琴于灵座当其欣于所遇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顾荣)常放纵自己开怀畅饮,对友人张翰说:“只有酒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只是对发病无可奈何。”
(2)吴郡张翰哭得很悲痛,一会儿上床弹了几曲琴,抚琴而叹道:“顾彦兄还能欣赏到这些曲调吗?”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D项解释错误,从“帝临丧尽哀,欲表赠荣”在原文中的下句“依齐王功臣格”大意“依照齐王功臣的规格进行”可知,表:表彰。所以选D。
小题2: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C两个“且”均为副词,况且。A.第一个“为”动词,担任;第二个“为”介词,对、向;B.第一个“以”介词,将、把;第二个“以”连词,来;D.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对。所以选C。
小题3: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托冯熊转告葛旟”的说法不准确,不能从原文找到依据。所以选C。
小题4: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恒、纵、惟、无如……何”、“恸、既而、鼓、复”。
参考译文: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人,是南方土著姓氏。祖父顾雍,是吴丞相。父亲顾穆,任宜都太守。顾荣机敏颖悟,二十岁时仕吴,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被平定后,顾荣与陆机兄弟共同进入洛阳,当时人们称之为“三俊”。按例任为郎中,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常放纵自己开怀畅饮,对友人张翰说:“惟酒可以忘忧,衹是对发病无可奈何。”?
适逢赵王司马伦诛杀淮南王司马允,捉了司马允的僚属交付给廷尉,众人都想杀了他们,顾荣公正地判罪,很多人得到赦免。到司马伦篡位后,司马伦之子司马虔任大将军,任用顾荣为长史。先前,顾荣与同僚宴饮,见到为他们烤肉的人面目举止不同凡人,并露出想尝一尝烤肉的神色,顾荣割下烤肉给他吃。同座的人间他为什么,顾荣说:?“哪有整天拿着却不知其味的道理!”司马伦失败后,顾荣被俘,即将被杀,而那个烤肉的人任督率,就救出顾荣,使他免于一死。?
齐王司马冈召顾荣为大司马主簿。司马间独揽大权骄横肆虐,顾荣担心祸难将殃及自己,终日酒醉,不理政事,把实情告诉了友人长乐冯熊。冯熊对司马同的长史葛旗说:“任顾荣为主簿,是为了甄别任用有才干有声望的人,把重要的事情委托给他,不再计较南北亲疏,这是要争取四海之内的人心。如今府大事繁,并非酒客之政。”葛旗说:“顾荣是江南有名望之士,再说任职的时El不长,不宜轻易替代他。”冯熊说:“可以转任他为中书侍郎,顾荣不失清高显贵,而宫府可以改用实干的人才。”葛旗同意了这个建议,报告了司马同,任顾荣为中书侍郎。顾荣在这个职任上不再饮酒。有人问他:“为什么先前醉酒而后来不喝酒呢?”顾荣惧怕因此得罪,于是又开始饮酒。他在写给同州人杨彦明的信中说:“我担任齐王主簿,常担心灾祸会殃及自己,见到刀和绳子,常想自杀,衹是别人不知道逭一点罢了。”司马同被杀后,顾荣因讨伐葛旗有功,封为嘉兴伯,转任太子中庶子。
当时南方之士未能人尽其才,顾荣又说:“陆士光清贞显贵,内心纯正;甘季思忠心耿耿,有胆有识;殷庆元胸怀谋略,文武双全;我的族兄全迈固守节操,困苦不移;会稽杨彦明、谢1这都遵行儒教,不负众望;贺生深沉不露,隐逸之士;应苤兄弟才干虽少,实绩极佳。凡此诸人,都是南方金玉。”上书呈报,全部被采纳。?
六年,题莹死于官任。五童亲临致哀,想对题茔有所表彰赠予,依照齐王功臣的规格进行。
由此而追赠顾荣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谧号元。到元帝为晋王后,追封顾荣为公,立邦国定食邑。?
顾荣平素喜欢抚琴,死后,家人常把琴放置在灵座前。吴郡张翰前来吊哭,然后上床弹了几曲琴,抚琴而叹道:“顾彦先还能欣赏到这些曲调吗?”接着又放声痛哭,没有向主持丧事的人表示哀悼就离去。顾荣子顾毗继承爵位,官至散骑侍郎。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②荫yì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凡士之蕴其所有蕴:藏
B.犹从辟书辟:征召
C.次为十卷次:依次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采取,择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盖愈穷则愈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辄抑于有司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其为文章其皆出于此乎
D.因索于其家因坐法华西亭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B.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
C.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D.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小题4: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B.往往探其奇怪
C.出语已惊其长老
D.辄序而藏之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开篇提出世人的看法并加以分析,段末提出自己的观点,即“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B.梅圣俞孩童时就显露出诗歌才华,学习六经仁义的学问后,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但他不求取悦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杰作,却没有向朝廷推荐梅圣俞,使其得到任用。
D.这篇书序主要论述了梅圣俞的诗歌艺术,同时表达了对梅圣俞虽才智超群却未能“得用于朝廷”的惋惜和悲叹。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D
本题解析:
小题1:次:编排。根据前句“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可推断此处“次”为编排的意思。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B均为介词,表被动,A前句为副词,就;后句为副词,却。C前句为代词,他;后句为副词,大概;D前句为副词,就;后句为连词,因为。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今异义。穷人:处境困厄的人。对于课内的古今异义词,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
小题4:本题考查词类活用。D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A、C使动用法,B形容词作名词。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5:这篇文章主要不是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而是借书序表达对梅圣俞得不到朝廷任用的命运的惋惜和悲叹。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参考译文:
我听到世上的人常说:诗人显达得意的少,困厄潦倒的多。难道果真是这样的吗?大概是因为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作品。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大都喜爱放任恣纵于山头水边。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外部事物,常常探索研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而他们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感发寄托在怨恨讽刺的作品之中,倾诉着逐臣寡妇的哀叹,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大概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如此说来,那么就不是写诗能使人困厄,而应该是诗人遭遇困厄以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2)亦不敢服垢弊以干名( )
(3)求,无乃尔是过与( )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参考答案:
(1)送信的人;(2)求取;(3)责备;(4)停止。
本题解析:
此类题型高考中也有出现,让学生自己填写文言实词的意思,难度比单选题更大些,但是,只要我们平时关注课本,熟悉文本内容,是不难填写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