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1 00:11: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契约 (qiè)颓圮 (pǐ)潸然泪下 (shān)遒劲有力 (jìng)
B.淬火 (cuì)火钵 (bō)虎踞龙盘 (jǜ)长歌当哭 (dàng)
C.莅临 (lì)寥廓 (1iáo)冉冉升起 (rán)弄堂马路 (1òng)
D.解剖 (pāo)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教育专家们认为,“明星”们搔首弄姿的形象常常见诸于荧屏,这对于喜爱模仿的少年儿童,是有负面影响的。
B.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固然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C.经过认真研究,教练组认为,在战术上“扩张”莫如“紧缩”好,因为这样往往可以出奇制胜。
D.这项比赛,场上竞争非常激烈,我市各队唯一杀入“四强”的只有队员身材高大获得篮板球最多的“前卫”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反面诱导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将法”。有时,由于个性等原因,??????
①直接否定对方
②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诱导
③就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刺激性语言
④一般的诱导方法难以奏效
⑤使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
⑥以激起对方心里冲动
A.①⑤④③⑥②
B.④③⑤②①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④③①⑥⑤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先从④一般的诱导方法难以奏效说起,引出“激将法”的特点。所以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本/落不羁匙/北门锁/瘦不堪
B.赘/果实累/开天制/人所难
C.延/ 顺摸瓜候/机而动夫/尘不染
D.脸/凶相毕约/绰有余押/浑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A.tà/tuò,yào/yuè,xuē。B.léi,bì/pì,qián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