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3-15 14:36:56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劝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敌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病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①,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②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住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③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④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说:说教。兑:悦。②堇(?jǐn):毒草,根有剧毒。③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④畏:被拘禁。“无乃畏邪”中的“畏”,躲藏。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彰:彰显、显著。 B.圣人生于疾学/疾:痛恨,厌恶。 C.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益:更加,越来越。 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释:丢弃、抛弃。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先王之教,莫荣于孝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①师尊则言信矣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①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①故师尽智竭道以教②作《师说》以贻之 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 A.①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②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 B.①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②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C.①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②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 D.①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②凡说者,兑之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 C.文章称颂“忠孝”“显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 D.文章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作用。 5.把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①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注释] ①顽:贪婪。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3分) ②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3分) 小题2:孟子在这段话中论述了什么问题?表明了自己什么主张?(4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彼。搜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嫂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共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节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宣考岑考: 拷问 B.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苍头:奴仆 C.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俯:下跪 D.宣悉以班诸吏班:分赐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以奴骖乘至丹以荆卿为计 B.乃悉收系剧狱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因格杀之因击沛公于坐 D.幸思自安之宜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宣不畏豪强,执法如山,在担任北海相时,他杀死公孙丹父子,因为公孙丹为迷信而滥杀无辜并且有勾结海贼的嫌疑。
B.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不仅得了钱悉数分发给部属,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也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
C.董宣虽然嫉恶如仇,但并不是一味诛杀。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D.文章有主有辅,有详有略,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从而使董宣的形象十分丰满动人。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