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14:56:44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著名的国学大师黎锦熙,民国头十年在长沙边任教边办报,报社人手不够,就请学生帮忙。那段时间帮他誊写文稿的主要有三让人。第一个人老老实实照本全抄,错别字病句都照抄无误,后来这个人默默无闻。第二个人,一丝不苟,认真阅读原文,抄写时把所有的错别字纠正过来并把病句全疏通,后来,这个人成了著名的作家,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词人田汉。第三个人,认真研读原文,对原文的思想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誊写时他只抄写自己认同的句子,其他则一律不抄,后来这个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就是毛泽东。
  要求:1、请以“态度与?”为题写一篇作文。 ?
     2、将题目补写完整再行文。 ?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
     4、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功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难。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茶庄与成功人士聊天,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权威、经济专家。他们大都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被人骗了。人们总是说创业多么艰辛、痛苦,而实际“成功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难”,于是他就此写成了论文,并把这本书交给了剑桥校友——韩国首相朴正熙。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经济起飞了。 “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完成一件事情。”
请以“成功”为话题,完成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是话题作文,从材料给的事例来看,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暗含着写作的导向,即兴趣+坚持=成功,这是写作的思路。
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写成散文。议论文要有充足的论据做例子,论据最好正反都有,能增强说服力;记叙文要用事例来暗示成功的路径是“兴趣+坚持”,情节要生动,曲折。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语言要比议论文有文采,内容要含蓄些。
点评:话题作文的写作,需要考生读懂话题的指向,通过表面理解深层次的东西,或者从所给的材料中选出能够透露写作指向的语句,然后根据要求(题材、题材)来行文,写作要具有真情实感。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扮演多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亲爱的同学,你在人生的舞台上,也在扮演着多种角色,有时你是学生;有时你是公民;有时你是儿子(女儿);……你扮演得怎么样呢?
  请你以“角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扮演某种角色的经历及感悟;或者谈一谈你对“角色扮演”的看法。问题不限。
  要求:(1)篇幅在600-8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盛世不可缺席危言
林黎元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人们往往很容易目迷五色、耳迷五音,在自我陶醉中麻痹、沉沦。听惯了莺歌燕语般的吉言, 而看不见“危言”,也即“直言”“正言”的犀利锋芒,这很可能导致将来“大厦将倾”时幡然悔悟却已经无力回天的悲剧结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盛世之下隐伏的蚁穴般的危机,有些人常常不以为意,因此对于那些刺耳的善意的批评、提醒、忠告之类的“危言”,深感厌 烦,乃至排斥、打击。这可见出执政者眼界的短浅、胸怀的狭隘。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危言是执政者可引以为戒的镜子,是显微镜,是放大镜,照出 病变部位,放大深藏的病毒,才能对症下药,这是去恶扬善的前提。
历史上对危言采取闭目塞听、围堵打压手段的专制独裁的暴君,1并不鲜见。比干忠心进谏却被殷纣王视为妖言惑众,惨遭摘心之祸。罔顾危言直谏,终致众叛 亲离,亡国易代。周厉王弥谤,可是他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壅堵群言民意的结果就是身死国灭的下场。独夫民贼,就是这样在渺视危言、一意孤行中一点一 滴地累积起来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为政者,当思咨诹善道、察纳危言,以激浊扬清、趋利避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为危言提 供一个广阔的平台、畅通的渠道。
就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言,“中国改革还走在半路上,中间还有很多反复,今后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这是智者的醒世危言,它告诫人们:改革尚未 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放眼当下中国:贪腐顽疾根深蒂固,央企巨亏触目惊心,环境污染日趋严峻,乡村凋敝急速加剧,贫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形势告 急,周边外交紧张凸显……太平之下,危机四伏,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倘若盲目乐观,躺在功劳簿上高枕无忧,在一片凯 歌高奏的赞美诗中熏熏然陶醉,其结局可以想见!只有正视矛盾,直面问题,从危言中猛醒,才不误入歧途、身陷绝境。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但愿执政者时时刻刻敲响“危言”的警钟!


本题解析:这道试题的材料是一段言简意赅、耐人玩味的排比句,从眼、耳、嘴、心的同(生理功能)与看、听、说、想的不同(心智功能)两个层面概述了其矛盾处。简洁的表述,留给考生自主立意与思辨的空间是广阔的。  可以先运用发散思维,针对材料中诸关键点,各个击破,多向阐释;然后再比较甄选,运用聚敛思维,扣住一点来阐发感悟。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场不同,执见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从参差驳杂中捕捉真、 善、美,剔除假、丑、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防“眼睛骗人”,还得听听旁观者的看法……总之,要看得真,看得准,看得清 晰,看得透彻,看的人(主体)就得有理性,不偏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要善于借“眼”,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致误入歧途。
“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要有公心,不偏狭;“于无声处听惊雷”,听要细致入微,于无声处见精神,洞幽烛微;“衙斋 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脚踏实地的倾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壮怀激烈的倾听……听什么,如何听?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的。“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听风就是雨”,这样的“捕风捉影”的被动的听,盲从的听,就把能动的主体——人——蜕变为物理的传声筒了。政声得失在 于野,善听民意,雅纳善谏,执政者才能得民心,聚民力。闭目塞听,置若罔闻,视异见如洪水猛兽,终将致离心离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心”,要 听得进吉言,更要听得进危言、凶言。面对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若谷虚怀,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巧言令色鲜于仁”,有巧舌如簧,口蜜腹剑者;有信口雌黄,指鹿为马者;这样的“大嘴巴”是乏仁寡德的。有花言巧语, 阿谀逢迎者;有锦心绣口,溜须拍马者;这样的“甜嘴巴”是要引以为戒的。有睁着眼睛说瞎话,哗众取宠者;有纸上论兵,夸夸其谈者;这样的“活嘴巴”是要误 人误国的。“言为心声”,嘴巴怎么说,往往能洞见其隐秘的内心。“敏于行,讷于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打开天窗说亮话”,人民公仆要想真正成为人民 的贴心人,就得学会说真话,说大白话,少来一点拿腔捏调的官话、套话、场面子话,而要把话说到百姓的心坎里去。
“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心之官则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众多不一样的想法,才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开放、民主、进步的社会,首要 的是思想的自由。尊重人们的想法,允许探究、讨论、争辩、实践、激浊扬清,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视通万里,精骛八极”,想得开,看得远,路才会越走越宽。
也可以立足整体来引申出自己的见解,比如:
在多元价值观纷繁错杂的大时代里,要去蔽,不自失,需要高扬理性思辨的旗帜,要点燃崇高理想的火炬。
在众声喧哗中,要独立,“不和众嚣”,学会自己去看、听、想、说,不沦为一种附庸。
根据上述这些感悟、思考,在写作过程中的提纲编拟环节,可以用简要的书面文字将立意(中心论点)表述在稿纸上,以便进一步斟酌、推敲。
以下立意供参考:
1.眼界决定境界。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于无声处听惊雷”,盛世中更要敏锐听取危言与凶言。
4.“巧言令色鲜于仁”,敢于说真话,是德性(勇气),也是智慧。
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决策者要善于借“眼”,察纳雅言。
6.“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转变作风须从消灭空话开始。
7.公共舆论不可缺失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8.媒体记者的言说要勇于传递时代的正能量。
9.“目迷五色,耳迷五音”,在浮世喧嚣中,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10.尊重异见,广开言路,博取众长,才能去专制,得民主,有进步。
11.学会倾听,从善如流。
12.人言言殊,我心有主。
13.独立思考,不和众嚣。
14.广闻博见,敏思慎言
……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迫于经济,猴子买位置偏点远点的低价票欣赏心爱的音乐。它入场刚坐下,老牛便过来问是否需要望远镜和助听器。猴子问老牛为何不去拉车、犁地,不懂音乐在剧院里多受罪。老牛笑了笑说,现在耕地、拉车大都机械化了,剧场服务虽非本行,但学学也干得来;同时强调自己懂得音乐,所谓“对牛弹琴”,那是人类无知和偏见。
  音乐会是喜鹊独唱专场。它说自己感冒了,但必须应约演出,如果唱得不好,希望大家包涵!演唱时,喜鹊果然唱到半场就力不从心了;它向观众施礼致歉,只休息10分钟又登台演出,并以荆棘鸟般的真诚和拼力唱完全场,赢得全体观众由衷赞许的掌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