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15:28:45 【

1、单选题  下列对《马嵬》(其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只听说海外还有九州,他生的事情还难以预料,但是今生却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B.颔联写只听见军队中的刁斗声,却再没有宫中的鸡人报晓了。这是追述安史之乱后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C.颈联中的“笑牵牛”是写当年玄宗与贵妃自以为可以长相厮守,于是嗤笑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D.尾联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不幸与帝、妃的爱情悲剧作类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①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
?
②《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


参考答案:(1)①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②韩诗用“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思路分析】分析意向从诗的含义入手,严诗以“飞尽”之“寒鸦”和“悠悠”之“水”传递离情;韩诗以“流尽”的“宫前水”象征“年光”(时光)。抓住了相关意象的特点,“水”的象征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的不过意象组成的一副伤感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小题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本诗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你找出来并加以赏析。(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后两句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暗”字,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景象(2分),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2分)。
小题2: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要与诗友一醉方休,“须尽醉”率真豪爽,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情感真挚热烈。(2分)还有借酒化解悲愁,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典型的“练字”考题,所考对象常常就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词或就是诗眼。解读该题通常从该字本身的形象性和对于表达诗歌情感的作用等方面回答。该题诗中“暗”字从语法上看运用了使动语法,即“黄梅细雨”使“江关”变暗。抓住这一点,该题便迎刃而解。
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所谓 “复杂的情感”其实并不复杂,只是起到一定暗示作用,即要从两及以上的方面去解读诗句所透露出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6分)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品读这两首词,严词和郑词描写的各是什么事物?(2分)
答: ?
小题2: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1分)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1分)
小题2: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1分)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1分)郑词用对比的手法,(1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1分)


本题解析:回答诗歌表达的感情和写法仍然要从演绎诗歌的语句开始。很显然,两首诗所写的形象是不一样的,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另外,从“人在武陵”与“白白与红红”等语句看,采用的手法也是不相同的。总之,理解诗歌的句子意思是解读诗歌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2—23题(6分)
垂柳?唐谚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22.诗中第一句“绊惹“两字绝妙,请你说出妙处。(2分)?
23.诗中后二句,笔锋一转,另辟蹊径,你以为诗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感情?(4分)


参考答案:22、“绊惹”有撩逗之意,写出了垂柳调皮可爱的性格、情韵。(2分)
23、用了托物寄兴(托物言志、用典“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的手法(1分)讽刺了世人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的丑恶现象(3分)(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讽谏之情”得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识记字音》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