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15:29:49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及其所之既倦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⑦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③⑤?⑥⑧/①④⑦/② B.③④⑤⑥/②⑧/①⑦ C.①②/③⑤⑥⑧/④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解多义。 ①抱明月而长终(____)?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____)? ③以我之长,攻敌之短(____)? ④而卒莫消长也(____)? 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____)? 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
参考答案:①永远 ②距离大 ③长处 ④增长 ⑤生长 ⑥年长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10分)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 知 有 性 情 便 有 格 律 格 律 不 在 性 情 外 《诗 三 百》 半 是 劳 人 思 妇 率 真 言 情 之 事 谁 为 之 格 谁 为 之 律 而 今 之 谈 格 调 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节选自《随园诗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随园诗话》的作者是?,他提出的?,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 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2分) 小题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文本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6分)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每处1分,多画不给分) 小题2:(2分)袁枚(袁子才)、性灵说(每点1分) 小题3:(2分)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只答出其中一句者得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要知道,有了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会出于性情之外。《诗三百》中有一半是劳动者及思妇直接率真表达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韵律呢? 小题2:本题的所有内容都是需要识记的内容,如果记不住,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个工作应该从平时入手,不要临时抱佛脚。 小题3:本语段是通过杨诚斋话而引出的关于性情和格律的关系,而文本中涉及到的二者的关系的语句只有“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 【参考译文】 杨诚斋说:“古往今来,天分低拙的人,大都喜欢谈论诗歌的格调,而不懂得其中的风情趣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格调只是空架子,只要有嘴就能描绘出来;而风趣专门描写性灵,不是天才就办不到。”我十分喜欢这段话。要知道,有了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会出于性情之外。《诗三百》中有一半是劳动者及思妇直接率真表达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韵律呢?而现在谈格调的,能超过这个范围吗?许浑说过:“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项羽之死》片段,完成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王军壁垓下壁:设营驻扎 B.持短兵接战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购买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②乃自刎而死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分)
(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4分)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1)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2分 )
(2)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4分 )
(3)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4分 )
本题解析:
小题1:“购”是悬赏征求的意思
小题1: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和顺承
小题1:“四面楚歌”是汉军在唱楚地的歌
小题1:(1)“是何”反问句式 各1分(2)“幸”“ 之”两个判断句式各1分(3)“纵”“ 王”“ 彼”“ 独”
参考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彼。搜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嫂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共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节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