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诤友拨乱反正醇香凭添烦恼
B.秸秆挤身文坛惯性不稂不莠
C.脉搏独占鳌头秤砣鱼龙混杂
D.观摹粗犷豪放妨碍贸然从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平添烦恼;B.跻身文坛; D.观摩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味。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人物语言作为语境,使“去哪里?”这个短句具有括号内要求的意味。(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哪里?(表关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哪里?(表责备)
参考答案:示例:(1)快下雨了,你这么匆忙,也没带雨具,去哪里?(表关切)(2)上课铃已经响了,还不赶快进教室上课,去哪里?(表责备)(每题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兼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表述前,先要选好句子的语气,再联想到具体的某一件事,然后将“去哪里”衔接上。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对峙/炙手可热机杼/毁家纾难当选/独当一面
B.伉俪/引吭高歌炽热/独树一帜呕吐/吐故纳新
C.嗔怪/瞋目而视唯唯诺诺/一诺千金暴露/泄露天机
D.宵禁/不屑一顾教诲/风雨如晦蛮 横/横行霸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隐性的字音题。A项中当选和独当一面的当都读dāng;C项中嗔和瞋都读chēn,;D项诲和晦都读hu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在又一个母亲节来临之际,新疆的妹妹、广州的弟弟与我_____________向远在安徽的妈妈送去了衷心的祝福。
(2)从前年的非典肆虐到目前的禽流感暴发,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_____________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常态。
(3)由于对人物原型的生活十分_____________,他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张大民这个人物形象。
A.一齐 保证 熟识?
B.一齐 保障 熟悉
C.一起 保证 熟悉?
D.一起 保障 熟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本报讯】 2012 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记者在武汉随机走访了几所大学、小学,发现一个怪现象:在信号灯前,小学生过马路比大学生守规矩。记者随机问十几个孩子“怎样安全过马路”,他们都回答“红灯停,绿灯行”,并且说老师经常给他们讲安全方面的常识。和孩子不同的是,当红灯亮起时,很多成年人“熟视无睹”。记者采访了几个闯红灯的成年人,他们均低头不语。
你是怎样看待上述现象的?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小学生的行为值得称赞,成年人的行为可耻。首先,小学生心灵纯洁,家庭、学校、社会重视交通安全启蒙教育,他们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其次,成年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这种违反法律、影响秩序、缺乏公德的野蛮行为,与之对应的是规则意识的缺乏。最后,严查成年人闯红灯要有执法的韧性,让成年人向小学生学习,做守法榜样,共建法治社会。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准确概括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并以此作为评论的对象。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值得评说的社会现象是“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成年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据此,即可得出本则评论的观点,对成年人的行为进行批评,或对小学生的行为表示赞赏。至于理由,主要应从“怪现象”的社会原因、解决之道等角度着眼。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