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5 16:00:59 【

1、写作题  
天色欲暮,街道上涌出一片喧闹和嘈杂。行人和车辆渐渐多起来。步行的、骑车的、坐车的,目标明确,几乎朝着同一方向——他们这是要回家。钱锺书曾引用希腊哲学家的话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
  请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让心灵回家
曾经,“三闾大夫”怀抱巨石与江水同眠;曾经,“靖节先生”隐居山野采菊东篱下;曾经,文天祥英勇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曾经……不约而同地,他们选择了让心灵回家!
  心灵是生命得以垒起的基石,心灵是灵魂得以宣泄的舞台,心灵是命运的主宰者……
记得有这么一偈:“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无净地……”我们的心灵所需要的正是这么一方净土,清净、纯洁、开阔——那是心灵永恒的家。
  宋金对峙时期,南宋的岳家军可谓勇猛善战,足以令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有如此之势,靠的就是岳飞那颗“精忠报国”之心。他勇战沙场,豪情壮志让后人为之惊叹,甚至连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都为他的精神折服。精忠、爱国、博大、爱民——原来心灵之家是如此的令人感慨。
 ?姜太公钓鱼传为千古佳话,庄老夫子钓鱼也毫不逊色。一面是扁舟清波,独钓寒江,一面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庄老夫子毅然选择了前者。清心寡欲、坐享自然之美,也许就是心灵之所需吧。兴许庄老真有一颗圣人之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庄老夫子选择了让心灵回家。
  让心灵回家,虽然通往心灵之家的道路蜿蜒曲折。也许你会因为一时的黑暗而迷失方向;也许你会因为偶然的诱惑而深陷泥潭;也许你会因为无知而茫然若失……但是心灵之家的上空有一座灯塔,无论是黑暗是诱惑是迷茫,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你就一定能让心灵回家,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无论是功名利禄还是苟安享受,都不是心灵所祈愿的归宿。每一颗心灵都有自己真正的归宿——那才是它们的家。让心灵回家,就可以为灵魂插上翅膀,飞向唯美的地方;让心灵回家,就可以让生命彰显真正的价值,旅途不留遗憾;让心灵回家,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命运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宁静、恬淡也罢,高远、博大也罢,总之,家是心灵栖息的最佳港湾,让心灵回家吧!
【点评】:为了要印证“心灵回家”的高尚和必要,这篇作文把岳飞的爱国主义与“心灵回家”硬拉在一起,让人感觉有些牵强。
  但总体来看,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特别是语言的基本功很扎实。且在选用三个例子后,还有一些文字谈自己对“心灵回家”的感想,与后面两篇作文相对比要好一些,得分基本合理。


本题解析:
也许是受话题中钱锺书引用的希腊哲学家的话的影响,以下三篇作文不约而同都选择“心灵回家”作为主题。但是,这样的共同主题选择的更潜在原因,是我在今年《作文新天地》杂志第1、2期合刊上所表达过的忧虑:现在的高中生太喜欢在作文中谈文化、谈历史、谈名人了,似乎不这样,就写不好作文。当然,我不是说不能写这些东西,但什么事一过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对一个高中生来讲,“回家”这样的题目,最直接应该想到的是自己每天要回的“家”,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他们对自己学业的支持,他们的期望,等等。再推开去,如果关注社会,可以联想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艰苦的家;内地打工者为了家而离家在外,他们的妻儿在家思念外出的亲人,出外打工者思念家里的亲人,等等,有多少材料可写,有多少想象可以发挥呀!可大家都去写远离自己的历史文化名人,这种选材的同一性,是不是不太正常呢?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处”的解释是“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和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相处的经历,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以“相处”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相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不与他人发生联系,不可能不与他人融洽相处,有朝夕相处的,有偶然相遇的。
那么如何与别人和平相处呢?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与人和平相处——那就是和-谐。和谐,能给生活带来幸福,带来温馨,给事物带来美感。我们应随时随地保持她,拥有她,因为她是我们与人相处的关键。和谐相处在于宽容,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静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能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可以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间,她可以让人间充满真情,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只有学会宽容,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亲近信任。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而心胸狭隘者,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的,所以,宽容,是和谐相处的前提。和谐相处在于诚信,诚信,是与人相处的基石,是和谐美的结晶。
“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花园中她最美,美的娇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暇、美得高尚。有了诚信,和谐之美足以体现!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每人一朵,就会让人间多一缕馨香!”“诚交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不仅是经商人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只有诚信与人相处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才能获得真诚的友谊,如果失去了诚信,或许他可以暂时欺骗别人,甚至获得利益,但迟早会身败名裂。所以,是诚信是和谐相处之本。
要想与人和谐相处,还要有一颗友善的心。如果你“携一颗友善的心来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保你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儿友善,保你拥有燕歌莺啼的清晨;对每一条鱼友善,保你拥有一个自由欢畅的童年;只要你对每一棵树、每一滴水、每一株草友善,保你拥有一个蓝天碧水、绿草茂树的世界;只要你对每一个人友善,保你朋友如柔云,亲情如细雨,让你拥有快乐的天堂。”当你怀抱着一颗友善的心去与人相处时,别人的心扉也会被你敲开,那就让我们彼此都敞开心扉吧!和-谐相处,或许你在这种氛围中快乐着,不知不觉中蓦然发现——你也在成长着!


本题解析:这虽是一篇命题作文,但充分阅读和理解前面的材料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本篇作文审题较易,前面的材料已经给了较好的引导和提示。考生可以从“什么是相处”“你的与人相处”“今日社会相处现状”“你的感受”“怎样是正确的相处”等几方面论证即可,作文的重点是“怎样正确看待相处”这一问题的论证。例如,1、必须大胆地与人相处,正确对待相处中产生的矛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性格各异、喜好不同,必须认识到,在与亲人、朋友、同学、老师乃至与所有人的相处中,发生一些矛盾,引发一些纠纷,都是非常正常的。2、必须认真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善于和他人沟通。必须是“真诚”这把“金钥匙”来启开他人的“心灵之门”,播下让他人真诚拥戴的种子。3、还要有一颗宽厚博大的心灵。“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苹果
[台湾]汪桃源
小时候我们在乡下生活,说起来蛮累,蛮苦。
那时候,我们最爱吃的是苹果,父亲却一直舍不得买。可能是苹果太贵了。有一天,父亲到台北出差,难得买了一个苹果回家。
父亲削妥苹果后,切成5等份,我们每人一小片。哎,那么薄,那么少。但是我们却不敢多讲,父亲发现我们面有难色,欲言又止,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已为人母,已能体会出父亲当时的苦衷。回想当初,一个苹果分成5片,每个小孩一片,我们却嫌少嫌薄,而没有考虑到爸爸,妈妈连一小口也没有尝到!
如果,那时候我们能要求将苹果切成7片,让爸妈尝一口,那么就会留下一个多么美好甜蜜的回忆呀!
当我们享受爱时,不一定感受得到爱,也很少想到回报。
请以“面对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面对亲情
陈国涛
上完了小学上中学,上完了高中上大学,然后是跑工作,要媳妇、生儿子、买家电、购房子,经历了十几年的折腾之后,我才想起在乡下蜗居的父亲。我也该尽点孝心了,于是驱车乡下,把父亲接到城里。
妻说带老人家去浴池洗个澡,换一换衣服,被褥全新,也干净干净。不管妻说得对不对,讲一讲卫生,还是好事。第二天,我便领父亲去天德池同浴。
父亲初次见到雪白的壁砖,光滑的水磨石地面,长流的温水,这摸一摸,那瞧一瞧,啧啧称赞:“还是城里人会享受!嘿,多好!”多亏进的是双人间,要不,定叫人家耻笑了。心中有些嗔怪父亲土气,就紧闭了双眼,任温水从头顶流下来。
当我拿过浴巾,要给父亲擦背时,面对父亲,我吓住了:削长的躯体,嶙峋的瘦骨,如柴的手臂,肿大的腹症……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就是眼前的这副身躯,曾担起了全家老少十口人的衣食主担;就是这副身躯,尽完了七个子女九年的教育义务;就是这副身躯,省吃俭用,送出了两个大学本科生,一个硕士研究生,就是这副身躯,帮助三个儿子在那穷山沟沟盖好瓦房,娶上媳妇……
那是个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下午。当我从高三教室下课出来时,父亲正靠在校园的杨树上等我。父亲说,前两天你娘总唠叨腰腿疼,我觉得就要变天,这不,大风降温了。你身子不好,爱闹感冒,你娘让我给你送羊皮袄来了,快穿上。我让父亲在宿舍暖一暖身子,吃口饭,住下歇歇脚。父亲说,在县城吃住贵,连喝口水都要花钱,明天一早还要喂牛饮马放羊。嘱咐我几句之后,父亲就迎着刺骨的寒风,消失在漫天的大雪里,去赶那漫长的山路了。
那是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放假回家。母亲说,去接一接你父亲,他身体不好 ,一到雨天就犯小肠疝气。在泥泞的山间羊肠小路上,父亲披着雨衣,赶着羊群,一步一滑地往下移。每动几步,父亲就蹲下身,皱着眉头,满脸痛苦地呆一会儿,还不时地用手揉着小腹。父亲说这是小肠疝气,蹲下身暖一暖就会好些。
现在,我住的是漂亮而宽敞的房子,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扇,想穿什么就买点什么,馋了去饭店撮一顿,或坐在家里弄点好菜喝几盅。热了,拉开冰箱,用点冷饮。而父亲呢?
“这么多年了,您怎么不去医院看一看?”满腹气愤地要说出这句话,我又使劲地咽了下去,这话问谁呢?我给过父亲多少钱?父亲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小病挺一挺过去了,大病吃点止痛药,舍不得花一分钱,不都是为了我们儿女吗?我又关心过父亲什么呢?问过几声寒,问过几声暖,他的痛我知道多少呢?无尽的自责占据了我的心,泪水和着浴水一个劲地往下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
“山娃子,怎么啦?你不是说给爹擦背吗?”
这天夜里,我失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彻夜失眠。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父亲去了医院。
简评:父亲是伟大的,伟大在于父亲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可又有多少人能认识到,能理解到,能有回报呢?本文作者以自责的口吻回忆了自己的父亲,赞颂了父爱。这种深重的自责,愈加托起了父爱的深沉。


本题解析:
作家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要有孝心,需得从小培养”。作家毕淑敏的这段话会给我们以很深刻的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风靡一时的“超级女声”有一首主题歌《想唱就唱》,请认真阅读这首歌——
“推开夜的天窗/对流星说愿望/给我一双翅膀/能够接近太阳/我学着一个人成长/爱给我能量/梦想是神奇的营养/催促我开放/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唱着这样的青春歌曲,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难以遏制的情感。请你从“梦想”“成长”“勇敢”“自信”等词语中选择一个,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不限,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群芳之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非“木槿”莫属。在《诗经》熏染的古风中,木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舜”,意思是其花朝开暮落,只在“瞬息”之间。古诗中既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感伤,也有“暮落不悲容艳好,旭日依旧无穷花”的乐观。
上面的文字中,“木槿花”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