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5 16:16:37 【

1、阅读题  
金农为盐商解窘
钱塘①金寿门先生农客②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目,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③,先生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第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先生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綦切。”众请其全篇,先生诵之曰:“廿四桥④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以先生博洽,始各叹服。其实乃先生口占此诗,为某商解围耳。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
(选自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
[注释]①钱塘:今杭州市。②金寿门先生农:即金农,字寿门,善诗、画、古文等,为“扬州八怪”之一,是当时著名的文人。③平山堂: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座建筑。④廿四桥:指扬州二十四座著名的桥,另说是指一座桥。⑤桃花渡:扬州平山堂附近的地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客②次第③杜撰?④綦切⑤风
2.翻译:
①竞相延致;
②众以先生博洽;
③越日以干金馈之
3.理解:①“江东”指什么地方?
②为什么柳絮会“片片红”?


参考答案:
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
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
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
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
3.①江南;
②因为“夕阳返照”。


本题解析:
1、关键词:①客⑤风
2、疑难句子:②以?③越日?以
3、据“客扬州”、“廿四桥”可以推断指“江南”
[文化常识]“觞(shāng)政”及其他。觞政即“酒令”,它是旧时饮酒时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他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酒。上文金农与盐商在席间就是以说诗词为酒令的。另一种酒间游戏是“投壶”,即以盛酒的壶口为目标,用箭投入,最后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罚酒。民间以“辖拳”行酒令,以猜中对方出手(以手指表示数目)的数目为胜,负者罚酒。
【译文】
金农为盐商解窘
钱塘人金寿门先生,也就是金农,客居在扬州。扬州的盐商们仰慕金农先生的才名都争着邀请招待他。一天,某一位盐商在平山堂宴请宾客,金农先生被让在席上首座。酒席之间,众人以朗诵古人有“飞红”二字的诗句作为酒令,轮流作诗。一个个挨过来,到了一个盐商那里,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句诗来,其他客人正要商量要罚他酒,这个盐商说:“有了,‘柳絮飞来片片红’。”在座的人都哄堂大笑,说他杜撰。这时候唯有金农说:“这是元代人描述平山堂的诗句,引用得非常切题。”众人不信,便要让金农吟出此句所在的全篇,金农吟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听到全篇,大家都觉得金农非常博学,这才又赞叹又佩服。其实金农是随口吟诵出了这首诗为这个商人解围而已。这个商人特别高兴,过了几天就拿了很多钱赠给金农。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室始洞(宽畅的样子)?
②桂影班(错杂)?
③先妣(抚摸)之甚惜?
④妪(每次)谓余曰?
⑤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来(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学写字)?
⑨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⑩瞻(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思)?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②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⑧⑨?
D.①③⑥⑦⑨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栋之柱/支负
B.使天下之人/致使
C.使六国各其人/爱护
D.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依次
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后人哀之不鉴之
A.倚歌和之
B.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C.客逾庖
D.某所,母立于兹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人不暇自哀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妪,先大母婢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而今安在哉?


参考答案:1.C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①,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节选自《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
  【注】①帷闼(tà),帐幕和小门;这里指宫廷之内。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宦者之害,非一也——端:方面
B.小信人之心——固:使……牢固
C.患已深而之——觉:觉察
D.不而不悟——幸:宠幸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
[? ]

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
②前后左右者日益亲
③小信固人之心
④图左右之亲近
⑤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⑥则惧祸之心日益切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第一句“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详细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 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D.作者以其史学家锐眼,提出了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直接触及到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1.D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所”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①钦。以其所②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③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④以教人向上者也。
A.①表示被动
B.②“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C.③“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D.④可译为“……的原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④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