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一)
A.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 B.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 C.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 D.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昊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恿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贾谊论》)
1.下列与“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的“属”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张)衡少善属文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贵阳以东属于(孙)权
D.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2.“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中“闻”所领的文字是(? )
A.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B.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
C.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
D.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3.下列各句中的“颇”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B.颇似楚汉时
C.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D.颇思投笔去
4.下列对例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为贾生着想的人,在行为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B.像贾生这样的人,在立身行事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C.像贾生这样的人,对(周围)所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D.为贾生着想的人,对(贾生周围)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5.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 )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共11分,其中选择题每个2分)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然不报,幸勿为过。见责,责怪我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情
C.素所自树立使然也。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的地位
D.用之所趋异也。运用他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皆出与此乎
B.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去以六月息者也
C.不知老之将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怒而飞扣舷而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姓名,这是古代书信的一般写法,这里也是一句客套话。
B.选文中司马迁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为世俗所轻,表明自己地位低下,“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更是不应该,这样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C.《逍遥游》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动性、可读性;文章想像丰富,夸张奇特,文笔变化多端,体现出庄子激情与超脱相结合的特点。
D.选文中庄子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现大鹏也要凭借辽阔的空间和大风才能在九万里的高空飞翔,表明万物都有所凭借,它们都是不自由的。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2分)
???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fěi,木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王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剌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列传第五十九虞荔传》有删改)
注:①板刺,即名片。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相钦重 雅:向来
B.当时荣之 荣:认为……是荣耀
C.淡然无营 营:谋求
D.命勒帝之于馆勒:收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王以荔有高尚之志②然秦以区区之地
C.①荔乃制碑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而居止俭素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3分)
①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②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仕后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
C.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②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