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错题 下面是某人写给一位慕名已久的《诗刊》编辑的一封信的正文。信中有几处明显不得体。请找出三处并改正。
寄上拙作《秋月》,愿您拜读。敝人素喜诗歌,学习之余,附庸风雅,凑成几句,瑕疵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让您于工作之暇给与修改并不吝赐教。
不得体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修改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不得体的词语 拜读 斧正 让/修改修改 指教/过目/审阅 修改、修正、更正? 请/斧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粘(nián)合 执拗(niù) 强劲(jìn) 铩(shā)羽而归
B.烟垢(gòu) 田塍(téng) 咀(jǔ)嚼 晕(yūn)头转向
C.韭(jiǔ)菜 粗糙(cāo) 翘(qiáo)首 魂牵梦萦(yíng)
D.僻(pì)静 烙(lào)印 惦念(diàn) 按捺(nài)不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强劲jìng,B项田塍chéng,D项按捺nà不住)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片,结合图片说明给它配一段画外音。(5分)
要求:①概述画面内容;②写出你的感想;③80字左右。
1942年,记者罗伯特·雅各布森在欧洲某地拍下的照片,孩子哭喊着:“爸爸,别去!”
?
|

参考答案:⑴画面的主人公是父子俩。父亲手握钢枪神情痛苦地搂住孩子,而孩子则在哭喊着。⑵①战前的分别是一场生离死别,它会带给家里人多少牵挂和痛苦:母亲可能失去儿子,妻子可能失去丈夫,儿子可能失去父亲。②最无辜的是孩子,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孩子,父亲只能坚强,幼小的孩子谁来安抚?③“爸爸,别去!”而爸爸能简单地说“孩子,别哭”吗?这样的人间惨剧能否避免?
本题解析:评分建议:画面概括2分;感想3分,提供的三个答案任写一个即可。鼓励有创意的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让读者受益匪浅。
B.2010年12月26日,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专家分析称,央行此举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信贷进而控制通胀。
C.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并扣押船长。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径,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D.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