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3-15 16:29:48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术教师的美术小组、音乐教师的歌咏队都办得绘声绘色。
B.形形色色的学习辅导书,讲解学习方法,分析解题思路的对学生有用的却出得少;而习题集、作文词典之类的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又太多。
C.他写文章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可谓探骊得珠。
D.他游刃有余,技巧纯熟,办事轻而易举,善刀而藏,不断进取。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题目中的空缺部分:
36.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了。
   37.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40.在写作过程中,灵感如同思维
  ⑴江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简短的书评魅力四射,令人拍案叫绝。如,“一本从八岁读到八十岁的书”——《唐诗三百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或“历史的长城”——《史记》;“人生智谋的宝贵形象”或“三国刀光剑影,百年虎斗龙争”——《三国演义》;“字字是泪,句句是谜”或“大厦将倾的挽歌”或“一把辛酸泪,可懂‘假语称’”——《红楼梦》;“先民的歌唱”——《诗经》。请你仿照以上的书评方法,为两部你熟悉的经典名著各写一句书评,每句不超15个字。(4分)




4、语言运用题  请简要描述照片中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表述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主要内容:?
?
?
启示:?
?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
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厄瓜多尔
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
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