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小题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6分)
小题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3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3分)
小题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基本为:字的含义+句中意义+作者情感。
例如:拂字,为吹拂的意思,用拟人手法刻画出了竹子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伴随琴声的情景(此处即使是拟人手法也不可能分析成弹琴,毕竟是以声拂,所以语言组织较难),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如果感到感情不好总结,或者一样的话,可以把两个字的感情放在一起总结,如果不同的话,最好分开来写。不过对字的分析一定要分开为两条)
小题2:
如果对诗歌分类较熟悉的话,可以很简单的答道是托物言志。即使不知道,分析题目中的“整体上运用了”也可以知道是全诗运用的技巧。在回答托物言志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这样的格式:事物特点+作者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小题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3分)
??
小题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这句运用反衬(或衬托、对比)的手法(1分),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2分)
小题2:①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2分)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如“花明柳暗”“愁”等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花明柳暗”表现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色的景象,而一个“绕”字,巧妙的把春色与愁绪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在此描写“花明柳暗”的春色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诗人的凄苦的愁绪,所以,这里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小题2:在古代诗词中,“鸿雁”具有漂泊在外思乡却又无法归去的凄凉之意,而诗人在“欲问孤鸿向何处?”一句中,以“孤鸿” 的形单影只,生动形象的把诗人的孤寂之情表现出来;“不知身世自悠悠”,以“不知身世”的“孤鸿”来比喻自己漂泊天涯前途未卜的凄凉。答题时,重点抓住“孤鸿”的意象来分析诗人的内心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①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花?(吴融)
不斗秾华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释】:①永丰:洛阳附近的一个地方。②秾华:盛开的花朵。
小题1:对这两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白诗第二句“软于丝”的意思是指柳条披垂时那种柔软如丝的姿态。
B.白诗三、四句写郊野荒园的柳树,尽管长势繁茂,婀娜多姿,却无人观赏。
C.吴诗第一句写杨柳不屑与春日百花争浓斗艳,自有一种品格。
D.吴诗第二句“雪濛濛”形容漫天飞雪,描写杨花比百花先开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