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3-15 23:08:3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说,有错误的一句是
[? ]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簪笏:比喻修辞,此处意思是“官职”。) B.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强横:贬词褒用,此处意思是“态度坚决”。) C.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消耗:古今异义,此处意思是“消息”。) D.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通假字,同“影”,此处意思是“日光”。)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寻登进士第( ) (2)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 (3)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 (4)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乃令秦武阳为副 ③为变徵之声 ④又前而为歌日? ⑤嘉为先言于秦王日 ⑥愿举国为内臣?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就:跟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5.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答谢民师书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注】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由儋州内调,九月过广州。谢民师以诗文求教,二人相处甚洽。本文是作者离广州后写给谢民师的第二封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审起居佳胜审:知道 B.初无定质质:朴素 C.以文浅易之说文:掩饰 D.又舟中局迫难写局迫:狭窄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但常行于所当行而君幸于赵王 B.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某所,而母立于兹 C.盖风雅之再变者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D.而乃以赋鄙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言辞恳切,作者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同时表达了与谢民师有一见如故
之感。
B.文章阐述了苏轼对创作的见解,他认为文章最重要的不是在于文辞的华美,而是在于“辞达”,要做到思想与内容的统一,中心的明确。
C.扬雄批判了那种只求辞藻而忽视思想表达的文章,他的文章符合苏轼的创作主张。
D.本文结构清晰,首尾两段体现了书信的格式特点,中间两段引述了先人的事例和言论来
阐述自己的观点。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2) 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