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3-15 23:08:3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加粗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摄乎大国之间——摄:治理 ②舍瑟而作,对曰——作:起身 ③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乘凉 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改变 ⑤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懈怠 ⑥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治:治理 ⑦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多:赞美 ⑧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轻视 A.①②⑥⑧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⑦ D.④⑤⑥⑧
2、填空题 解多义。? ①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乃令张良留谢(? ?) ②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 ③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 故听之(? ?)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④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⑤因 蒙故业,因遗策(?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 ⑥为 使子婴为相(?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军中无以为乐(?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何辞为(? ?)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京城闤闠之区,窃盗极多,踪迹诡秘,未易根缉。赵尚书尹临安日,有贼每于人家作窃,必以粉书“我来也”三字于门壁,虽缉捕甚严,久而不获。“我来也”之名,传京邑。不曰捉贼,但云捉“我来也”。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谓此即“我来也”。亟送狱鞫勘,乃略不承服,且无赃物可证,未能竟此狱。其人在禁,忽密谓守卒曰:“我固常为贼,却不是‘我来也’,今亦自知无脱理,但乞好好相看。我有白金若干,藏于保叔塔上某层某处,可往取之。”卒思塔上乃人迹往来之冲,意其相侮。贼曰:“勿疑,但往,此方作少缘事,点塔灯一夕,盘旋经夜,便可得矣。”卒从其计得金,大喜。次早入狱,密以酒肉与贼。越数日,又谓卒曰:“我有器物一瓮,置侍郎桥某处水内,可复取之。”卒曰:“彼处人闹,何以取?”贼曰:“令汝家人以箩贮衣裳,桥下洗濯,潜掇瓮入箩,覆以衣,舁归可也。”卒从其言,所得愈丰。次日,复劳以酒食。卒虽甚喜,而莫知贼意。 一夜至二更,贼低语谓卒曰:“我欲略出,四更尽即来,决不累汝。”卒曰:“不可!”贼曰:“我固不累汝,设或我不复来,汝失囚必至配罪,而我所遗,尽可为生。苟不见从,却恐悔吝有甚于此。”卒无奈,遂纵之去。卒坐以伺,正忧恼间,闻檐瓦声,已跃而下,卒喜,复桎梏之。甫旦,启狱户,闻某门张府有词云:“昨夜三更,被盗失物,其贼于府上写‘我来也’三字。”尹抚案曰:“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止以不合犯夜,从杖而出诸境。狱卒回,妻曰:“半夜后闻叩门,恐是汝归,亟起开门,但见一人以二布囊掷户内而去,遂藏之。”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 (选自宋代沈淑《谐史》)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赵尚书尹临安日尹:做府尹 B.亟送狱鞫勘,乃略不承服略:一点点 C.而我所遗,尽可为生遗:遗失 D.止以不合犯夜,从杖而出诸境合:应该
|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卒虽甚喜,而莫知贼意 ②闻檐瓦声,已跃而下 B.①所属解一贼至 ②卒从其言,所得愈丰 C.①彼处人闹,何以取? ②密以酒肉与贼 D.①京城闤闠之区
|
②可复取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我来也”对狱卒两次行贿,是为自己下面的行动作铺垫。遗憾的是,狱卒对其用心并不了解,被贼人利用了。
B.临安府尹直到最后也没有弄清犯人就是“我来也”,足见“我来也”的心思缜密和机智。
C.狱卒是个胆小怕事之人,他之所以放犯人外出,是怕犯人的同党或犯人出狱之后报复自己。
D.入狱之人其实就是“我来也”。他先以金引诱狱卒,然后外出作案,造成真“我来也”仍然逍遥法外的假象。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居是州,恒惴栗恒:常常。
B.日与其徒上高山徒:徒弟。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交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不知日之入/固一世之雄也
C.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醉则更相枕以卧
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游于是乎始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2分)
5、单选题 【克】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成语: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战胜、打败)
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能够)
C.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可以)
D.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克,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