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从以上谈话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育观?(3分)
答:?
(2)请你针对“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答:?
?
?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意思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⑤或百步而后止
⑥非我也,岁也
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⑧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⑨今齐地方千里
⑩“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②③⑦⑨
D.④⑤⑥⑧⑩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奉厚而无劳
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D.吾尝终日而思矣
4、阅读题 《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反映古代士大夫对于“出仕”或“退隐”的态度,下列文意和这种态度最不相关的选项是(?)
A.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B.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
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篒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
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
[注]篒窳:ziyu,疏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充: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遄: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载:负载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包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荷锄者有菜色——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B.国家建都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民生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 )
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户口消耗,军伍空虚
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