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3-15 23:48:3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近期媒体中的部分热词,请根据要求做题。(4分)
十二五规划 利比亚 日本大地震  核辐射   抢盐风波   瘦肉精    
请任选一个词语,以“XX——最让我___(比如温暖、喜悦、遗憾、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简要评价,不超过6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126名青年教师将喜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C.我国离大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有了来自东海之滨的直达列车。从此“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成了真正的千古绝唱。
D.古往今来,一切有识之士有为之人,都能够把握自己,以不沉醉于金钱、美女为戒;而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没有不玩物丧志的。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文段共六句,其中五处有语病,请在答题纸上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5分)
①观众记忆中的春晚,本应是诚恳的、家常的,能够让全国观众度过一年中最后的在一种相对纯净的气氛中的闲暇。②然而这种印象今天正在迅速消解,零点报时这类亿金难买的“硬广告”倒也罢了,观众还得忍气安插进节目里的零星“软广告”。③一台春晚,是联欢晚会还是“广告晚会”?这是网友们看了兔年春晚的揶揄。④因为不知道这些无孔不入的“软广告”,其“创意”和“受益方”是节目表演者还是春晚项目组(抑或二者各图其利)图利。⑤部分节目的粗制滥造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春晚作为一个原本带有一定公益色彩的品牌节目,正越来越沦为金钱,却忽略了广大观众。⑥这种掉进钱眼里的做法,实在是破坏了观众观赏春晚的坏心情,让国人很是不爽。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5、语言运用题  请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德国《世界报》2月1日报道德国汉诺威大学中国中心的负责人格德克目前正在筹划一项文化领域的重要举措:最迟到2009年4月中旬,他那里将开设下萨克森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这也将是继柏林,埃郎根和杜塞尔多夫的孔子学院之后中国在德国开设的第四所孔子学院。中国希望借助这个项目在外国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并加强德中两国的合作。
  据悉,在今后5年内,全球将建立约200所孔子学院。“感兴趣的人可以在那里上语言班或接受成为中文教师的培训”,格德克解释说。为此孔子学院会举办许多介绍中国艺术和国情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