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A.以嗜鱼,故不受也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子其治事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置杯焉则胶 D.相追之,乃其父也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2、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 文 体 通 行 既 久 染 指 遂 多 自 成 习 套 豪 杰 之 士 亦 难 于 中 自 出 新 意 故 往 往 遁 而 作 他 体 以 自 解 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题2:四言敝而有《楚辞》,“四言诗”的代表是?,《楚辞》中屈原的作品,除《离骚》外,还有?。(2分)
小题3:王国维认为“一切文体”“始盛终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 直:径直
B.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憾:怨恨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滋扰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B、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C、自为记,以见其名义?D、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③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小题4:翻译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4分,共8分。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译文:???
(2)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译文:???
4、阅读题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我关着窗户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是谁。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共四次遭遇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无所寄托,就让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它修建时跟过去稍有不同。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本是被主上戏弄的人,像乐师、优伶那样被豢养,而被世人所看不起的。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
送孟东野序韩愈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选自《古文观止》)
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得:得到
B .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假:借助
C .其辞淫以哀? 淫:无节制
D .其在上也奚以喜?奚:何,为什么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论述“无不平则鸣”的道理的一项是(? )
①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②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③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④人声之精者为言?
⑤凡载于《诗》、《书》六艺?⑥东野之役于江南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荡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并列举自然多种现象论证。
B.作者还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从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谈到隋、唐,列举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论证了。
C.作者对孟、李、张三人的优秀诗文提出疑问,不知是上天要使他们的声音和谐来歌颂国家的兴盛呢,还是要使他们穷困饥饿、心情忧愁,而为自己的不幸悲歌呢?
D.文章结尾归结于天命,针对孟郊,作者表面上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用人才,实则是说天意所决定的。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译文:?
(2)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
译文:?
(3)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译文:?_____
5.用斜线(/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 处)
其 弗 信 矣 乎 其 末 也 庄 周 以 其 荒 唐 之 辞 鸣 楚 大 国 也 其 亡 也 以屈 原 鸣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