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在我们生活环境内排放的浮游微粒70%来自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等人为因素,因而可以采取措施,加强治理,减轻浮游微粒的危害。 B.空气中的浮游微粒进入人体肺部后,就使人体发生炎症,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 C.浮游微粒在向人体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的过程中会快速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游离基。 D.人们发现,在现代城市中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就是尘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A项尘埃拦截的是太阳光中的“较短光柱”;B项水分子中没有尘埃;C项太阳本身的颜色不会因地球空气中的尘埃而发生变化。
小题2:B项一要“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里”,二是使肺部发炎;C项是“加速”游离基的产生;D项“尘埃”只是污染物的一种,并非唯一。
小题3:只能是“可能发生爆炸”。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筒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在巴金的《家》中,把屠格涅夫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的是谁?这一人物形象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2)简析“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关于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参考答案:(1)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
A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
B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C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2)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诗人把自己想象成雪花,借此去追求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反复出现“飞飏,飞飏,飞飏”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由、美好。
2.表达了诗人坚定、欢快、轻松自由的思想情感。
3.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东西,一旦追寻到美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子夜昙花
张错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
答: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惊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散文中,①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②最后一段的深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全文,作者抒写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昙花有像恩师一样的寡言性格,“我”能够与之沉默交流。②昙花已垂首含苞。(对花树没有期待,却意外发觉昙花已经垂首含苞。)
2.①它才情志业极端隐秘,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它极端美丽,幽雅绝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②恩师高尚的品德(或表述为生命观,人生价值观)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意对即可)
3.答:作者感悟: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个人感悟:考生联系“生命短暂与人生价值”来谈,也可联系“生命姿态”来说。如象昙花努力绽放自己,不枉与不悔生命走一遭;摒弃庸碌,象昙花般拥有清高绝俗的品质。(个人理解和感悟应依据作者感悟发散,可以多角度阐发,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参考答案: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