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8分)
中吕·满庭芳
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
小题1:“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起转折、过渡作用。②由“酒圣诗豪”的登临转到“我”的登临;③由"天风海涛"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④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4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2:
①“供吟笑”三句是说,眼前又如此天地、风景可供“吟笑”,那我退休后一定来此居住,绝不等老僧的召唤,但眼下还“功名”未了,还要去奔波国事。②联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志于功名事业,又向往宁静舒适的生活。(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这句话在曲中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小题2:
这首作品主要表现了作者入世与出世,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诗的前两句十分含蓄,暗示了不少内容,你认为暗示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万口传诵的名句,请简析它的艺术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屐齿印苍苔”说明阴雨初晴,不明写春雨,只暗写;诗人从春雨中听到了杏花的消息,故前来游园欣赏,这一点也没有点明;园主人门虽设而常关,有人扣门也“久不开”,说明懒于社交,径直隐居园中与春色为伴,可见其高雅脱俗。(意对即可)
(2)“关不住”、“出墙来”用拟人手法,写活了“红杏”,表现了早春的生机勃勃。用“一枝”代“满园”,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中万树,余味无穷。(或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夏日西斋书事①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青溪
王维
言①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②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藻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③。
[注]①言:语助词,无义。②趣途:走过的路程。③东汉严子陵辞官后曾在富春江钓垂,安享晚年。
(1)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3分)
(2)这首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四句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3分)
参考答案:
(1)“喧”字写出了溪水流经山间乱石中时水流湍急的状态,造成了强
烈的声感,是以声衬静。“静”字写出了松林的茂密、安谧。这一联中一动
一静,声色相通,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宁静,极富意境美。(3分)
(2)诗歌表现了作者淡泊恬静、闲逸超脱的情感。“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夙愿,心境、物境在这里融合为一。“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意。(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同王微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小题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首联写景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浓郁的思乡之情,(2分)思念京洛友人之情。(2分)
小题1:用洞庭秋色渲染凄凉氛围,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2分)用湘水北流反衬自
己不能北上与友人团聚。(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可判断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小题1:“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属于景物描写,渲染凄凉氛围,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再答与主题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