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① 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 ②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 ③ 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 ④ 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 ⑤ 一唱亿和,优人驺子,共谈雅道 ⑥ 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共16分。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
太和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徵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宠前后增邑,凡九千六百户,封子孙二人亭侯。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卷二六》)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狱:监狱
B.少府孔融等并属宠属:同“嘱”,托付
C.但当受辞,勿加考掠掠:掠夺
D.恐吾军掎其后耳掎:牵制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当杀者宜先彰其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羽所以不敢遂进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满宠清正、廉洁、勇敢的一组是(? ) (2分)
(1)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2)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
(3)山水速疾,冀其不久?(4)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
(5)宠以为必诈,不与兵?(6)宠会被书当入朝
A.(1)(3)(5)
B.(1)(2)(4)
C.(2)(4)(6)
D.(3)(5)(6)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收到监狱后有人为之说情的杨彪,满宠执法有度,最终得到了荀彧和孔融的谅解。
B.关羽攻打樊城,曹仁没有听信逃走来保全自己的规劝,而是采纳满宠的建议,决一死战。
C.吴国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满宠识破了他的伎俩,阻止了王凌派兵迎接。
D.景初二年,因为年老,满宠被召回,迁升为太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4分)
(2)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诏罢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将,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设庠序,绥怀远近——怀:安抚。?
B.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益:好处。
C.既至,宥之——宥:宽恕。
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以佐命之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祜之始至也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①率部曲而降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皆计所侵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 )
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③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祜在荆州任职期间,针对当时前任官吏死于任上而继任者因忌讳而毁坏旧府的迷信陋习,下令禁止。
B.羊祜设计令吴罢石城守,这不仅使边境得以安宁,而且让军队有精力进行农业生产,使军队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
C.陆抗与羊祜是战场上的对手,但在生病时,不顾众人劝说,服用羊祜送给他的药,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
D.羊祜颇有仁德,深受皇帝看重和百姓爱戴。因此,他去世时,皇帝不顾寒冷,素服痛哭,普通百姓和戍边将士也都十分悲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用兵。
B.陈力就列就: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C.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担心
D.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名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社稷之臣也曰:“非我也,兵也”。
B.固而近于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斧斤以时入山林
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小题3:下列对《季氏将伐颛臾》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论辩力与说服力。
B.本文也是一篇驳论文,先驳后立,破中有立。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第一次批评学生没尽到职责,第二次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第三次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C.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伐颛臾,充分体现了“当仁不让”的精神;而“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精辟论断亦可见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政治见地。
D.孔子对弟子一般直呼其名,名后加“也”,语调舒缓而亲切。而文中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出孔子责备的神态。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小题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中,哪个字可以表明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 (3分)
5、单选题 10.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然力足以至焉
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