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6-26 15:56:25 【

1、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又之以能  重:再、加上;修:美好
B.皇览揆余初兮 度:度量
C.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晚暮,指衰老
D.乘骐骥以驰骋兮 骐骥:骏马



2、阅读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③大弦嘈嘈如急雨, ------------------ 。 (白居易《琵琶行》)
④桑之落矣, ------------------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⑥------------------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载之《兰亭集序》)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七月半①
张岱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张岱(1597--1679), 明末清初文学家。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④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优傒伶人,戏曲演员
B.或匿影树下或者
C.列俟岸上等待
D.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刚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席其上 吾其还也
B.以五类看之秦亦不以城予赵
C.一一簇拥而去 太后盛气而揖之
D.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4分)
(2)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4分)
(3)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 ,共9分)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云无心出岫
A.乐琴书消忧
B.木欣欣向荣
C.请息交绝游
D.登东皋舒啸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交往
B.悦亲戚之情话情话:动情的话
C.农人告余以春及:到
D.将有事于西畴西畴:西边的田地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乐夫天命复奚疑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家行甚谨,位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中,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齐武帝闻而哀之,竟得免。
  遥妻河东裴氏,高明有德行,尝昼卧,梦有五色采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怀中,心悸因而有娠。占者曰:“必生才子。”及生昉,身长七尺五寸,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年十二,从叔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昉孝友纯至,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
  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簿。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于是令昉作一文,及见,曰:“正得吾腹中之欲。”乃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后为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时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谓无对当时,见昉之文,怳然自失。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曰:“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当时勉励,回即欧出。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礼。哭泣之地,草为不生。昉素强壮,腰带甚充,服阕①后不复可识。(《南史?任昉传》)
注:服阕(què):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阕。阕,终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敦:敦促。
B.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属:写文章。
C.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直:只是,仅仅是。
D.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忧:父母的丧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分别表现任昉的“孝道”和“文采”的一组是
A.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
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
B.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
(琅邪王)见昉之文,怳然自失
C.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
D.哭泣之地,草为不生
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将军王俭对任昉的才学非常赏识,每当得到任昉的文章一定要反复阅读;认为他如果求学孔门,一定会成为孔子“登堂入室”的学生。
B.任昉父子都喜食槟榔。任昉因其父去世前没能吃到可口的槟榔,就认为再也不会有味美的槟榔可吃,便终生不再食用。
C.任昉非常孝顺。为父服丧期间,非常悲痛,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为继母服丧期间,每一次恸哭,都会昏厥过去。
D.本文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现了任的才学和孝心。文章虽评价任昉“孝友至纯”,但节选部分没有关于“友”的记载。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