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6:19:36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是那里长得最高的草,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后雨水一旦到来,却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有一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6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在不少人的价值观中,长上边的那一节儿,是出头露脸,算长了,长在下边的多少节都是“盘根错节”,长也白长。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参考答案:
小议成功
成功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才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毫无疑问,材料中的尖毛草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若想获得成功,必须有牢固坚实的基础。
从一寸到两米,数字上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看到了尖毛草二十八米的根部在它生命成功中的决定性作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试问一下,如果没有这奇迹般的二十八米,尖毛草能成为“草地之王”吗?没有这个坚实的基础,尖毛草能蓄积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吗?
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一定在成功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打下了厚不可摧的坚实基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休养生息,一举歼灭宿敌,成就霸王之业;“书圣”王羲之自成一家之前,拜卫夫人,学张芝(东汉“草圣”),观察鹅的各种姿态,品味山的自然韵味,即便是卓然成为大家,依然勤练基础功,睡前忘情的把夫人的衣服当成练字的白纸;摘下“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王冠的陈景润,他的草稿纸是以麻袋来计算的。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坚实牢固的基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啊,答案还是在尖毛草身上,那就是努力奋斗。
大自然中,草是最卑微的生物,要想获得生存或者生存的更好,必须使出全部的力量,运用全部的智慧为自己争取生存的空间。尖毛草就是这样。它隐忍不发,冲破泥土的阻碍,用纤细的根须撕开大地,把根部一直往下长,发挥出所有的潜能,能扎多深就把触须伸展到那里。这是什么精神呢?我想,努力奋斗是最好的总结。
无独有偶,矗立在人类事业和精神巅峰的巨人们,也给我们形象的了诠释这个道理。“我要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完成不了的事业”,巴尔扎克,马克思口中的“超群的小说家”,他每三天就要用掉一瓶墨水和十来个笔头,每天工作的时间是十七个小时,其中坐在椅子上写作的时间就达到十二个小时。当我们用“伟大”、“天才”、“百科全书”等各种各样辉煌的字眼来礼赞他的时候,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只有四个字——努力奋斗。
停下我们的思考吧!从尖毛草到伟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每一个生命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只有努力奋斗,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世界才会给我们绽放灿烂的笑脸。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语林啄木鸟”给作品挑错,显示了其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能积极回应,更体现了勇于面对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的纠错精神。这种纠错精神,值得提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错误,有人坦然面对,积极改正,让错误成为迈向成功的垫脚石;也有一些人沉陷错误,无法自拔;甚至有人逃避错误,竭力申辩;。如果说前一种人是在自己与幸福之间架起了桥梁,那么后两种人则是断绝了自己的幸福之路——即使跨出一小步便可得到幸福,他们也宁可用悲伤将自己重重包围。
活着是美丽的,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错误也是美丽的。勇于面对错误,我们将收获人生的五彩石。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以非洲尖毛草的生长特点为喻,启示人们:一个人的基础越牢,发展潜力越大。打基础就必须要强根基,打基础就要立足长远,打基础就必须转变政绩观。还可以延伸其意义:我们往往只关注大家看到的一面,其实,很多时候,明亮光彩的形象是要靠背后无数的默默忍耐和努力成就的。“更容一夜抽千尺”是需要深厚的积蓄做支撑的。根基,永远是成功之本。
写作思路:引申出观点:尖毛草——肯定——为什么(忍耐、厚积薄发);不少人——否定——为什么(不可急功近利); 成功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刻苦的忍耐;厚积薄发才是成功之道;对象——为什么……
构思方向如:1. 成功的基石;2做与不做;3.奇迹的背后;4.积蓄的力量;5.伟大与渺小;6.厚积薄发。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模糊”相对于“清晰精确”而言,在人们的语言中,模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什么样的人为“好人”?什么天气叫“多云”?什么样子为“漂亮”?多大岁数算“年轻”?多高才算“高”?这些模糊语言的存在为人们的日常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试想,如果一米七五以上算高,那就要带把尺子,测量对方,如果对方达到了一米七五,然后赞叹一声“真高啊”,这多麻烦!
  其实,模糊不仅给人们的日常交往带来了便利,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启发。
  请以“模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在屋檐下,怎得不低头!” 
上面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俗话,但是,它们看起来又是那么自相矛盾,有点令人无所适从。我们究竟该相信哪一句呢?请就这些俗话,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如山而立?如水而行
山,巍然挺立,直耸云霄,它的坚守让人有了一个仰望的高度。
水,蜿蜒而下,奔流到海,它的变通让自己有了一份穿行的自由。
坚守如山,变通如水,当守则守,当变则变,关键是要发挥最大的价值。
许多人如山一样坚守,让自己活得有价值。?
坚守如山
《红楼梦》这部巨着是曹雪芹面对清贫坚守梦想,奋斗了十年才写成的。“字字血泪”的《红楼梦》因为坚守而流传于世。曹雪芹如山一样坚守着,坚守着自己对文字的执着,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
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天主教极力反对,然而仍有人在坚守——布鲁诺。他守着那份对真理的执着,即使在烈火中丧生也在所不惜。布鲁诺的坚守让后人记住了他。
坚守如山,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坚守,因为他懂得眼前的情况,懂得自己掌握着真理。
他生活在东晋末年,一个黑暗的时代。然而,他却依然坚守着对人生的追求,采菊于东篱之下,他——陶渊明,他的坚守让自己的信念屹立在历史的画卷之中。
如水一样变痛,同样让自己活得有价值。
变通似水
马克思,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成分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立了至今影响人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想像一下,如果马克思面对这些思想时不试着变通,那怎么会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呢?
晚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在五千年功绩的温床上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闭关锁国,面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不懂得变通,固执地“坚守”,最后在坚船利炮的摧残中,遍体鳞伤。不会变通必然毁了自己。
白雕坚守着自己的纯白漂亮的羽毛,在煤粉出现之前,我们欣赏这种坚守,然而,后来坚守的代价是比羽毛珍贵百倍的生命,我不敢苟同,如果白貂懂得变通,即使毛脏了,洗洗,抖抖,亦如从前纯白又未尝不可!
当守则守,当变则变,人要根据情况而做出自己明智的选择。
如山一样坚守,坚守自己的信念;如水一样变通,体现着对生活的追求。坚守要坚守的有价值,变通也要变通的有价值,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精彩!


本题解析: 立意角度:一类:古人云--坚守美德,不屈服,不变节。一类:俗语说--能屈能伸;适时而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可二者结合:坚持与变通,方和圆。有些东西不可变,坚持;有些东西可适时而变,顺应。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爱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的确,爱是人类最纯洁的感情!如果没有爱,人世间也只有冷漠和凄凉;如果没有爱,世界就会变得寂寞而可怕……
请你以“爱”为题目,结合自己的阅历与认知,并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爱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宽广。
——题记
有爱的地方,就会有温暖。
当一个人认为爱是自私的时候,当一个人认为爱是占有的时候,当一个人在爱与痛的边缘苦苦挣扎的时候,那就是一个人还没有学会博爱的时候。
博爱,是普照的阳光,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博爱,是遍洒的春雨,让每一寸土壤都充满阳光;博爱,是遍吹的春风,让每一片树叶都充满生机;博爱,是万能的钥匙,让每一个人的心扉敞开。
孔子的爱,是那个战乱连连的时代的一束阳光,为那个动荡不安、残酷的社会增添了一丝温暖。蔺相如的爱,使他和廉颇成为挚友,共同为赵国效力。唐太宗的爱,成就了他,也成就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原来,爱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关心,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宽容。
当德国以最谦卑的姿势对过去所犯下的罪行忏悔时,犹太人民原谅了他们,世界人民也原谅了他们。相反的,日本依然没有低下高傲的头,依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没有感受到世界人民的爱,依然在历史与现实间挣扎。我们始终相信,中国人民的爱终究会感化这个民族,世界人民的爱终会让世界和平。
一花一草,一树二叶,一山一水,一砂一石。这些都是我们所要爱的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当我们学会真正的去尊重自然,爱自然,我们的爱就不会变得自私,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不再意味着占有,人也不会再强迫自己爱或者不爱。爱赋予了人宽广的心胸,以包容万物。站在山水间,张开双臂尽情享受我们所爱的自然;挤在人群中,微笑着面对每一张陌生或熟悉的面孔;面对失意与挫折,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闭上眼睛,用最虔诚的心去祈祷和平与幸福。
人们颂扬爱,因为它纯洁、高尚、无私,令人温暖,给人希望。
人们渴望爱,因为它美好、纯粹、干净,令人幸福,给人力量。
人们常常被爱所感动,惊异它的伟大。
爱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宽广。
评语:简洁的题记诠释了博爱的内涵,正文先从反面着笔,列举了不懂博爱的种种,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接着由人间博爱延伸到对自然万物的爱,结尾呼应了题记,突出了中心。全文结构严谨,材料丰富、典型,诗化的语言更增添了文采,彰显了作者的语言功底。

世间的爱有很多种,舐犊情深的母子爱,相濡以沫的手足爱,天长地久的夫妻爱……它们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爱,将它的温暖洒向全世界,将它的根系伸到每一块土地。
水,虽然说拥抱大海是每一个水滴的梦想,但是伟大的水滴们却为了造福世间,放弃了他们的梦想。它们穿越森林,给百木送去滋润;它们飞跃悬崖,给游者予以惊叹;它们穿越沙漠,给旅者送去希望;它们降到旱地,给百姓予以恩惠。水的爱遍布世间,它用它的爱救治万物,它用它的爱滋润万心。这样的爱能不伟大,能不令人敬仰?
爱,是像水一样用它的力量滋润万物,亦是用一颗真心拥抱世界。徐本禹就是抱着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爱毅然踏上西部支教的道路的。出自农门的他刻苦努力终于考上心目中渴望已久的大学,多年的打拼终于将要换来甘甜的时候,他却放弃了美好的前途,毅然选择到西部支教,因为在他心里,自己的前途远没有西部孩子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来的重要,他要将他的一生献给国家的扶贫事业,将他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孩子。爱,且不需要多大的资产,一个小小的灵魂亦能承担起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一个单薄的身躯亦能散发出这最伟大的爱的五彩光辉!
水用力量去爱,徐本禹用真心去爱,而他却用生命去爱,一种用生命去爱的博爱,怎能用伟大二字简单形容?他就是丛飞。曾经,他用舞台构建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不像世俗的歌手,为的是追名逐利,更卖力的歌唱为的只是穷困的孩子能吃饱穿暖,能高兴地上学堂。虽然病魔无情地侵袭着他那颗熠熠发光的爱心,但即使是沙哑的声音,他也要为那些孩子们歌唱,尽管歌声已没有往昔嘹亮,他仍旧毫不吝惜的将生命最后一点气息留给人间。这样的爱,能不叫人感动?世间还有什么能美得过这种爱,伟大的过这种爱?
爱,是水放弃拥抱大海的梦想而润泽万物的伟大,是徐本禹毅然放弃自我而选择大山的伟大,是丛飞用生命奋力歌唱点燃希望的伟大。世间因为有爱,才有鸟语花香,才有欢歌笑语。
请用心去感受这份爱,用行动去传递这份爱。
简评:文章紧扣话题“博爱”来展开论述,思路开阔,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笔流畅。


本题解析:
题目中要求考生“自己的阅历与认知,并联系实际”,这是对学生思维范围的一种限制性提示。它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实际生活,去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爱之人,爱之举,爱之思,并大加颂扬;去抨击生活中缺乏博爱之心而自私狭隘的人、事以及典型现象,去反思社会生活中“爱”的淡化与缺失,从而表达自己的个性思考。
【名人言论】
1、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列夫?托尔斯泰【俄】
2、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雨果【法】
3什么是爱?爱就是对家中那个老女人随口叫出的‘妈’,和转过来对旁边那个年长的阿姊顺口叫出的‘姐’。 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泰戈尔【印度】
3、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伊丽莎白.白朗宁【英】
4、严格说来,爱所有人显然是不可能的。所谓爱所有人,就是觉得自己能妥善处理同所有人的关系,随时准备帮助他,对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们作出一些爱的姿态。
——纽曼
5、一个吝于付出的人,一定也没有什么爱。爱,不是被爱也不是等待,爱是先把自己交出去,然后才能得到的花朵。
6、爱是什么?爱是豁达,是付出,而不是自私的拥有! ——王绍男【中】
7、爱是女人出行的勇气,爱是女人凝视的星星,爱是女人航行的罗盘。 ——丁克拉格【德】
8、爱的真谛,就是用心接受自己,用行动去肯定别人。
爱的表现是无保留地奉献,而其本质却是无偿地索取。 ——有岛武郎【日】
9、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酒的酒杯。——泰戈尔【印度】
10、爱可以让我们看不到人的过犯,忘记人对我们的攻讦指责,爱可以医治我们受创的心。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 ——雪莱【英】
【最新素材】
①2006年“中国骄傲”年度人物——湖南资兴市坪石乡昆村村妇委会主任兼计生专干陈淑秀,在山洪来临之际,以自己挨家挨户的呼喊组织转移100多名村民,而自己却被洪水卷走,献出了年仅36岁的生命。
②2005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丛飞,在长达11年里,先后资助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即算在自己身患绝症时也没有间断。
③鲁迅先生对柔石、殷夫的关怀,对丁玲、巴金的呵护和对敌人的“横眉冷对”
④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⑤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⑦诺贝尔为科学贡献了一生,在设立“诺贝尔奖”时他说:“这些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之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讲究追求个性,讲究与众不同已蔚然成风,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应该不错,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追求个性,那么是不是又都趋同了呢?请以“个性与共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NO.1
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世界之前曾经面对过一个死结——谁能解开它,世界就是谁的。亚历山大没有像其他的尝试者一样去苦苦地解结,而是拿出剑劈断了结。随后不久,世界就成了他的。?
  我并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但我也决不是个安于平庸的人。于是我潜心探求亚历山大成功的秘密,或者说是寻找上天造结的玄机。想来希望解开死结的人,都是盼着自己能被预言说中,成为世界之主宰——即便是成不了世之至尊,仅解开此结本身,就足以令自己名垂青史,万古不朽。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但仔细回味,亚历山大之前的众人,“解结”方法却大体一样,无非是研究结的绕法、结构、机关、突破口……诸如此类,但却无甚突破。正是由于思想上没有突破,缺乏必要的魄力与气质,才使众人成为不了亚历山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亚历山大、解结、征服世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其实应是必然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位女环保专家(很遗憾我忘记了她的名字),她在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向人们宣传并呼吁保护动物和环境,禁止使用农药DDT,但却遭到许多人尤其是化工资本家的围攻。她被孤立、嘲笑,甚至被人说成是“哗众取宠的疯子”,最后抑郁地死去。但其20年后,几乎全世界的人都钦佩她的远见卓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之一,与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人同列。在我看来,她是做到了真正的“与众不同”,一种超越时代认识局限与狭隘的与众不同,一种永恒的与众不同。
  当今社会,思潮并起。前卫、时尚、另类甚至是变态充斥着感官和心灵,有人迷茫于其间,有人“弄潮”其中,并自以为“与众不同”。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探寻一种超越平庸、领先时代、趋于永恒的人生智慧。其实,只要有人找到它,那这个人便可真正与众不同,永恒不朽。 
  简评:本文围绕什么是真正的与众不同展开论述。例证有力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通过亚历山大解结的故事,得出第一个分论点:思想上要有突破,还要具有必要的魄力和气质,才是真正的与众不同;通过《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得出第二个分论点:超越时代认识局限,才是一种永恒的与众不同。
  文章还针对现实,升华了文章的中心。真正的与众不同是:探寻一种超越平庸,领先时代,趋于永恒的人生智慧,而现今似乎很少有人静下心去做,提出警示,认识深刻透彻。
时间的声音


本题解析:
  这是一个富有辩证思维的话题,什么是与众不同,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平庸,什么又是雷同?从任意角度入手都可以。关键在于这样的话题,与社会思潮关系密切,如何把历史的、当今的、中国的、外国的社会结合起来,所以这是一个比较难做的一个话题,对学生的认识水平、现实关注程度都是一个检阅。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