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6 16:21:04 【

1、单选题  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一项?(?)(2分)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个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吃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然而不称王的,没有啊!
B.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译文:于是吩咐我摆酒,让我快快弹奏几曲。
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是没有走一百步罢了,也是在走啊!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啊,是年成(不好)啊!”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宁波袁太守,故明之循吏也。有二客昆季①,长曰钟燕,次曰钟薡,举司衙务,人因以大小钟别之。方公为某县令,大钟即从公,及公历任丞、牧,小钟适来省兄,见其醇谨,亦留之,公任之如左右手。两人事公以忠,待人以礼,苞苴②不行于冷面,关说③莫移其刚肠。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
  时郡中有疑狱,久而不决,公将揭宰而不忍,因谋之于大钟。对曰:“士人攻苦十年,始克出宰百里。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暖昧,仓猝难明论。公予薡旬日限,或可以白。”公知其侠且才,笑而许之。大钟故多髭,虑人识之,乃截须拔眉,衣敝衣,乘昏出署,变姓名为人佣。未及期果得其奸状。盖邑有豪家,素习强横,以其居近清溪,托言凿池,引水入囿,凡奴仆及佃人,有不适意者,辄生而纳之沟中,既毙而后弃之溪内,急流迅下,瞬息数十里,人因莫测其致死之由,毙者且不一人矣。
  一日,主私美婢,主妻见而怒,乘主外出,挞之无算,亦如其法淹毙之,遽投诸清流。邑人见尸,投首于宰。宰验之有伤,无敢判为自溺,且系外乡人,绝无尸亲,因榜于通衢,而行路皆知。于是前所受害诸家,咸疑死者之不明,群起赴诉,又不知婢出豪家,莫敢指为怨府。豪益自得,所为愈暴,而狱更经年不结。幸大钟见及于此,出署即投豪家,以金赂其左右,为之先容,使为粪除之隶。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遁归告公。公以它事命役驰召婢家,既至,躬亲听论。婢之冤雪,众之死遂可类推,豪因尽伏其罪。案定,公以功归宰,宰得无患,深感大钟之德,馈以百金,义不受。(选自《萤窗异草》,有删改)
  【注】①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②苞苴(bāojū),指贿赂。③关说,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钟来省兄——适:恰好
B.始出宰百里——克:战胜
C.衣敝,乘昏出署——衣:穿
D.而狱更经年不结——经年:多年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钟薡“侠”“才”的一组是(? )
①苞苴不行于冷面
②事属暖昧,仓猝难明论
③变姓名为人佣
④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
⑤以金赂其左右
⑥馈以百金,义不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燕、钟薡兄弟二人因为忠心正直而得到袁太守的信任,袁太守把他们看做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
B.袁太守因疑案难决准备撤掉负责案件的县令的职务,但却于心不忍,于是征求大钟的意见,大钟不同意撤掉县令并主动要求查清案件的真相。
C.大钟为调查案件,乔装打扮,以仆人的身份深入豪绅家中,通过与豪绅家中小孩的谈话,巧妙地摸清了事件的真相。
D.大钟在豪绅家中弄清情况后,逃回官署,借口别的事情派遣差役快速召来女婢的家人,终于使女婢的冤屈得以昭雪。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郡中有疑狱,久而不决,公将揭宰而不忍,因谋之于大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来济,扬州江都人。父护儿,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转侧流离,而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贞观中,累迁通事舍人。太子承乾败,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济曰:“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帝纳之。除考功员外郎。十八年,初置太子司议郎,高其选,而以济为之,兼崇贤馆直学士。
帝将以武氏为后,济谏曰:“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祇之意。故文王兴姒,《关睢》之化,蒙被百姓,其福如彼;成帝纵欲,以婢为后,皇统中微,其祸如此。惟陛下详察。”初,武氏被宠,帝特号“宸妃”。济与韩瑗谏:“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武氏已立,不自安。后更谩言济等忠鲠,恐前经执奏,辄怀反仄,请加赏慰,而实衔之。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
显庆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帝尝从容问驭下所宜,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命之食,曰:‘请遗天下食。’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给?’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也。”于时山东役丁,岁别数万人,又议取庸以偿雇,纷然烦扰,故济对及之。二年,兼詹事。寻坐褚遂良事,贬台州刺史。久之,徙庭州。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尝絓刑罔,蒙赦死,今当以身塞责。”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赠楚州刺史,给灵輀还乡。
(《新唐书·来济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通事舍人迁:调动官职,这里指升官。
B.高其选高:高,与“低”相对。
C.副四海之望副:相称,符合。
D.蒙被百姓被:蒙受,普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笃志为文章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B.①以承宗庙、母天下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①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②吾羞,不忍为之下
D.①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②事如此,此必及我
小题3: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来济正直耿介的一组是(?)
①善议论,晓畅时务②太子得尽天年,则善?③帝纳之。除考功员外郎?
④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⑤省徭役,驭下之宜也?⑥遂不介胄而驰贼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济,名门之后,幼时遭家庭变故,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从小立志学习,擅长议论,通晓时务,仕途升迁,官运亨通。在处置太子一事上,他敢于直言,最终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B.高宗执意立武氏为后,来济和韩瑗以史强谏,认为应该选择出身名门、讲究礼仪、有美德的大家闺秀为后。在当初分封武氏的事件中,他们两人据理力争,认为另立新人,恐怕不行。
C.高宗曾经询问治国之计,来济以齐桓公为例,献上了“省徭役”之策,既表现了他治国的才能,又显示了对百姓的爱护。
D.来济因为褚遂良事件被一贬再贬,后在突厥入侵时领兵抵抗,没穿盔甲飞马冲入敌阵,身陷敌手,以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太子承乾败,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解释下列字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
①张良是时沛公(?   )?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
 樊哙良 坐(?   )?
 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
 乃令张良留(?   )?
 哙拜,起,立而饮之(?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   )?
③项王、项伯东向(?   )?
 因击公于(?   )? ?
 北朝南(?   )?
 停车爱枫林晚(?   )?
④沛公不杯杓(?   )?
 刑人如恐不(?   )?
 予观夫巴陵状(?   )?
 此时无声有声(?   )?



5、阅读题  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或句子(4分)
(1)王熙凤心狠手辣,她□□相思局,害死了贾瑞;而□□宁国府则表现了她的精明能干;弄权铁槛寺,又说明了她贪婪无比……
(2)宝玉挨打,黛玉来看望挨打的宝玉,她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一句,填写在横线上,不能填字母)
A.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B.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深受贾母喜欢,被留在贾府过夜。第二天吃早饭时,为了哄贾母开心,刘姥姥还未吃饭就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直不语。她古怪的表现,惹得上上下下的人先是发怔,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熟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