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这时,食物来源丰富了,北极熊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它们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1.下列对“学习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说”由汉斯·特贝和斯塔·阿特曼等人不久前提出。
B.“学习说”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C.黑猩猩能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
D.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来说,在游戏中学习都十分重要。
2.下列对“学习说”和“锻炼说”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认为,动物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偶尔也是一种锻炼行为。
B.约翰·贝叶和保尔·赖特并不排斥“学习说”,他们认为,动物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C.西伯利亚羱羊选择坎坷的斜坡作为游戏场地,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自己,学会适应艰险的环境。
D.“学习说”和“锻炼说”都是对动物游戏行为提出的假说,从实际上看,“锻炼说”似乎更全面。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说”认为,动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游戏行为,能使动物从中学习到必要的生存技能。
B.动物在游戏中能获得大量的学习机会,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环境等巧妙地结合起来。
C.“学习说”也认为游戏是一种锻炼,能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
D.北极熊夏季开展的好像是体育运动的游戏,几乎没有?“学习”的成分,可见“学习说”不能成立。
4.假说,指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认定的说明。假说一旦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了理论。文中“假说”一词贯串始终,对此,你作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忽视的特点,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选自《世界环境》,略有删减)
1.从原文看,下列对“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保持材料的质地感;建筑色彩摒弃浓墨重彩,以黑白相间为整体色彩,呈现出对东方美学“道法自然”观点的追求。
B.徽派建筑讲究宅内陈设,如挂名人书画,挂制楹联,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表现出古徽州居民恬淡、宁静、幽清的生活情趣。?
C.徽派建筑在宅内设计中,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这一民俗文化反映了徽州居民某些消极的迷信思想。 ?
D.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宅内陈设,均显现出徽州文化传统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表现了古徽州居民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2. 从原文看,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 ?
B.建筑艺术的古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 ?
C.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
D.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徽派建筑不仅给人审美上的愉悦,还能给人心灵的陶冶,使人率真超脱,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 ?
B.徽派建筑虽然风格独特,意蕴丰厚,但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活价值也将日渐丧失,而仅作观赏之用供人们旅游。 ?
C.徽派建筑“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掘并研究它,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
D.徽派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旅游开发上极具价值,合理科学地开发,可以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火星人入侵
达利
火星探测车和轨道探测器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火星土壤和气候的一些信息,但科学家还想通过名为“火星样本回送”的空间任务从这颗红色的星球采集一些土壤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这就让人不由得联想起科幻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的处女作《天外来菌》中描绘的恐怖故事了。那么,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8年实施的这次采样任务,会不会也带回一些恐怖的病毒呢?
轨道探测器不可能装下能深入检查火星土壤的全套科学设备和仪器,但它可以将土壤样本带回地球进行分析,这也能让科学家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更大的灵活性对其进行充分的试验——对于这些来自火星的石块,科学家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和灵活性,研究人员已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对来自火星的“阿伦·希尔”陨石进行研究,而且发现了可能是生命存在的证据的化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18年我们将从火星带回一块咖啡杯大小的样本,并在地球上对起进行深入的研究。
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下属的行星保护部门(“我们的任务是防止生物交叉污染”)的计划,他们将把从火星带回来的所有东西都限制在地球上一个专门的接收设施内,其隔离等级相当于安全标准最高的四级生物危险品实验室。
“唯一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会进行复制的东西,”地外文明搜寻计划的首席研究员玛格丽特·瑞斯说,该计划一直关注着外星污染及行星保护的问题。“如果只是具有放射性或者毒性,我们都能轻松应对”,她相信来自火星妁样本在面对地球上的微生物时将是非常脆弱的,就像让我们去面对火星上的细菌一样。“我们在防止生物污染上已经做得很好了,”瑞斯说,“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只要使用高压灭菌器就行了。它能杀死所有的东西。”(选自《青年文摘》)
1.作者以“火星人人侵”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人人侵是危言耸听的观点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火星人人侵,地球人作好准备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去外星球探索,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看法?请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把钥匙挂在心口
年纪轻轻,可是我忘性挺大。每逢出门总是得先找到家门钥匙。不然,回家时我一准儿会站在门前束手无策。
一次,我把这种烦恼讲给朋友听,朋友笑道:“其实很简单,你可以用个红绳把钥匙串起来套在脖子上,让钥匙贴着心口,这样你肯定不会再忙着找钥匙了。”
一试,果然不爽。再细细地研究一番,又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富有浓浓的意趣。
人们常常把钥匙拿在手里,可是手里总是满盈盈的:奖券、首饰、职称、学历、荣誉证书、信用卡……然而在这个什么都需要疯狂掠取的时代,手里的东西也并不能让人满足。人们往往是在紧握双手的同时,还在时时刻刻地环顾着周围,想着要再去获取些什么。手是这么小,可要的东西是那么多,哪里还会有钥匙一个适合的位置呢?
人们也常把钥匙放在口袋里。可是口袋里也往往被塞得不留一丝空隙:股票、期货、房产、存单……凡是人们认为对自己有用而且能够保存一段时间的东西,都要让它们在口袋里占一席之地。口袋被撑得那么鼓、那么胀;似乎随时都会有爆炸的危险。哪里还会有钥匙一个宽松的位置呢?
人们也常把钥匙放在皮包里。可是现在的皮包本身好像往往比皮包里的东西更重要。人们的皮包不停地淘汰着,变换着,皮包里的东西也在作着相应的增多、减少、搭配和组合:化妆品、手机、计算器,甚至卫生巾……哪里还会有钥匙一个恒定的位置呢?
于是,我们常常随意地把钥匙放在某个地方。于是,我们便常常需要去寻找钥匙。
难道不是吗?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我所说的手,是心灵的手;我所说的口袋,是心灵的口袋;皮包,是心灵的皮包;钥匙,当然也是心灵的钥匙了。
所以,才需要把钥匙挂在心口。
也许,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有心灵才是最易空旷的地方。我们只有把钥匙挂在心口,才能时时听到钥匙敲击心灵的声音。
也许,在这个浮华轻飘的世界,只有心灵才是最为真实的福地。我们只有把钥匙挂在心口,才永远不会忘记回家和失落家门。
(1)文章题为“把钥匙挂在心口”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说如今许多人的“手里”、“口袋里”、“皮包里”都被各种东西占据,因此没有放“钥匙”的地方。你认为“手”、“口袋”、“皮包”象征什么?“钥匙”又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揣摩文章结尾两段中的首句,一句说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一句说这个世界是“浮华轻飘”的。你认为这两个词语意义一样吗?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通过常常随意放钥匙,又常常找钥匙的原因的具体描述,说明了要把钥匙挂在心口的道理,赋予“把钥匙挂在心口”以深刻的含义。
B.第二段朋友一句笑谈,为“我”解除了经常找钥匙的烦恼,并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说明文中阐述的哲理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C.作者因事喻理,表达中叙议结合,既写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生活的紧张节奏,又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D.全文由己及人,按照“要把钥匙挂在心口一为什么要挂在心口一挂在心口的作用”的逻辑结构全文,构思自然顺畅而又严谨周密。
E.文章由实到虚,说理形象生动,语言规整而又耐人思索。它启示人们:只有清心寡欲,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 40 年中下降了大约 8 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继续收缩.在 21 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数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