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在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请以“解读痛苦”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2)一位哲人曾说:成功或失败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从零开始”,才可能有永远的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则说:一个人可以弃旧图新,可以再接再厉,却不能“从零开始”,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请以“从零开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遭遇到例如关爱、珍惜、感恩等许许多多美好的情愫。它无须轰轰烈烈,也不必惊天动地,却是总是在不经意之中触摸到你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这种让我们突然间泪流满面的力量被称作“感动”。它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
一位诗人说:只要上路,随时能与美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读书和旅行正是在不断赶赴一次次盛宴,而我们一路行来,总有一些动心的片刻,美好的瞬间,让我们的心霎时充满了喜悦。
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以展现人物的个性或事件的波澜。
参考答案:
与美相遇
下午四点后,太阳就开始落山了,整个黑板一半藏在墙脚的阴影中,一半沐浴在橘红的余辉之下。
这时老师还有我们,无暇去理会不断消溶的黄昏,自顾自的思考、授业、讲课。迟钝如我一时跟不上节拍,看着问题在张牙舞爪,不经意的开个小差,却发现蜷缩在桌角的昏光。
我不敢再开小差 ,却又不忍与这一点小小的光辉失之交臂,便将一只手置于最后的伶仃之下,仿佛与夕阳握手。
时间流动得飞快,转眼间便下课了,手心也已经空空如也。第一次的相遇如此短暂,忙里偷闲与美接触一番,又何难?
书上写太阳是一枚银灰色的硬币,那是在冬天,金秋的太阳自然不同,像经火焰掠过的黄金,不变其色,像水一般荡着美丽的光晕。你不去找它,它却会来找你,悄悄从你身上爬过,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遇了无声无息的美丽却混然不知。
与美相遇,是你经意或不经意间达成的,这美学之中,是诗情画意、是弦歌雅意,易逝的如白马过隙,长久的,像海枯石烂,由不得你去追寻去挽留。
“雄伟的风景”、“世间有大美”之类,都是确实存在的,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娘》,恬淡中透着淡淡的哀伤,正如他们的国花,美丽易逝的樱花,只有十六夜的生命,在夜间开放,飘零在阳光之下。
我刚只有手上这缕阳光,虽是每天都有太阳,但倘若你用手托一缕在掌心,你会感觉到不同于昨日的温暖,像生命的火焰,在掌心跳动着,随着脉搏均匀起伏着,让你感到新的一天有新的希望,演绎着更新的美。
美,美在短暂,美在长远,美在相逢而不相识,美在相遇而不相知。
最后的阳光也化为蝴蝶的金翅飞走了,留下灯火通明的街上的天上地下的街灯,像牛郎织女般的星月神话。原来,世界一切都可以是美的,只是在等待着与你相遇。
本题解析:写好这篇作文的前提是要正确理解“美”的含义。可以从不的角度对“美”的内涵进行阐释,如:(1)具体事物:如校园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某人也美丽等,人、事、物、景。(2)精神层面:正面理解——坚强的美丽,和谐之美,心灵之美,合作之美等。(3)逆向发散理解——平凡的美丽,孤独的美丽,挫折的美丽等。
理解了“美”的含义后,要理解本题的结构“与美相遇”,即发现了“美”,因此,本文可以转换成一个更为通俗的题“我发现了美”。这样审题立意就容易多了。
体裁上既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但相对来说本题写记叙文更好,通过写人记事发现人物的心灵美。通过写景抒情发现某地景物之美等。点评:本题的题目很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既是写作需要,而是情感教育。本文话题广泛,学生有话可说,文体灵活,更显公平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这是成全;当两只手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陡然放下,这是成全;当茶叶忍受沸水的煎熬,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杯香茗时,这是成全。成全是生活中的和风丽日,展现出一道道优美独特的风景。
请你以“成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一位生病的同学,因为是周末,所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正好和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扶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女儿困难地为父亲挡着拥挤的人们。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女儿也说:“谢谢你啦,不用了,我爸爸身体硬朗着呢,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是这样,有些尴尬,两只手局促地搓了搓,再次说:“您坐吧,大爷!您看车上太挤了!”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他走到座位前微笑着有点行动迟缓地坐了下去,那位姑娘脸上流露出笑意。我发现那个女儿却明显地用不高兴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好像责怪她似的。让我很疑惑。
公交车突然一下子加速,又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手扶前面座位的椅背,微微欠了欠身子,皱了皱眉头,好像在努力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就不知要遭多少罪了。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准备给同学打电话,问清他住哪个病室。也正因为停了一下,我才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善良!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个话题作文,首先考生要弄清话题内涵。“成全”一词,在工具书里的含义有两个:帮助他人使其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完美无缺。审读话题作文的提示语,不难看出“成全”的内涵,即是帮助人(物)使之实现某种愿望,成全他人就意味着有时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和奉献帮助有一定的联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和一般的写奉献的不同,这个话题,还要能写出成全者的胸怀。成全是一种奉献,一种牺牲,意味着一种更深的责任,一种更大的担当。也许成全的背后,是隐忍,是淡泊,是谦卑,但同时又是胸襟。成全别人等于成全自己,成全了别人,也美丽了自己。“成全”,意味着在照亮了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一个人懂得成全别人,无疑会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完善自己。其次,要根据话题内涵选择符合内涵的素材了。这个话题作文选材虽然宽泛,但符合上述内涵的素材也不是可以信手拈来的,要求学生视野开阔,关注那些真正体现成全内涵的素材。如,汶川地震中,废墟下的母亲在自己断奶的情况下,咬破自己的手指,让婴儿吸食自己的血液。这是母亲在极度危险中对孩子的成全。同时。这个成全,还应当是成全别人美好善良的愿望,是合理合法的愿望,切不可理解为现实中被扭曲的不分好坏善恶的“成全”,因为成全换来的是世间的美好与和谐。只要符合这些,“成全”这一话题,可以选取一个小的角度来写成记叙文或小小说故事,也可以从大的角度来写成议论文、历史散文。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请以“道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横向或纵向展开议论,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