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6 16:51:50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总有一种情感让人刻骨铭心!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类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文明程度也愈来愈高,但文明背后也有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恐怖事件接踵而至,美国“9?11”事件、印尼巴厘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大大小小骇人听闻的爆炸案;战争也并没有停止,以巴冲突、车臣事件、美英对伊战争、印巴对峙;世界范围内吸毒贩毒的活动依然猖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艾滋病患者也不见减少,据统计我国爱滋病患者已达八十万,其中包括不少的儿童,他们的现状、前景堪忧;去年三月,我国“非典”疫情出现,人人自危,有些地方出现了抢购板蓝根、食醋、乃至大米、食盐的风潮;前段时间媒体曾报道衡阳大火另有隐情,民工因讨不到工钱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需要关注、关心、重视,需要理性、宽容、理解和爱……
以“给文明背后的创伤开一剂药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选取你熟悉或感兴趣的存在于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令人忧虑的现象来写。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繁华大道,乞讨者众,这里乞丐的生存产业链黑幕刚刚被媒体披露。
  孩子问: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零钱?给,还是不给?
  难题是:教孩子仁慈,还是识别欺骗?
(2)曾经有过这样的新闻:大街上,一位老人被自行车撞倒,肇事者逃跑。一位骑自行车女孩停止上前扶助,不想竟被周围公众指认为肇事者,而受到帮助的老人居然不说明真相。
  孩子问:应不应该去帮助受伤者?救,还是不救?
  难题是:教孩子见义勇为,还是凡遇“闲事”装聋作哑?
(3)高考命题作文中,阅卷老师每年都会发现许多雷同的有关父母罹患绝症之类的凄惨故事。后来老师们发现,这些故事脱胎自一篇曾获高分的作文。
  孩子问:博取同情或许可以得到高分,不可以这么做吗?该,还是不该?
  难题是:教孩子诚实,还是实用主义?
  曾几何时,道德教育正在悄悄地发生某种变化,多年搭建起来的偶像化的高调道德教育的框架,正逐渐下行,靠近一条看不见的底线。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人们心中的一些困惑。针对这些难题,你有什么看法,你会怎样选择?
  要求:请以“困惑”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5、写作题  以“人生处处是起跑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