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5分)
2.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你结合《溪兴》,尝试着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1.答案:《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的宁静优美、溪居生活闲适(2分);《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2分),同时,还有些孤寂(1分)。?
2.平白、质朴(2分)。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小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好客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神态毕现(2分)。诗人以他那锐利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一刹那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好客的水乡农村儿童形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浣溪沙
周邦彦
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注]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
(1)赏析“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中的“新”和“跳”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词别具一格,全词六句,无一句透露作者心情;也有人认为,作者心情在本词中处处流露。对此,请结合本词的写作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句形容雨打池中嫩荷,水珠溅跳,如珠泪下倾。 “新”字突出夏日荷叶新长成,嫩绿清新,充满生机的特点。“跳”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落在荷叶上滚动的雨珠,描摹得生动活泼。(意对即可)
(2)词人以景写情,融情于景。全词六句,句句写景,通过描绘翠竹成荫、雨打新荷、小径通幽、风牵帘衣、扇影轻摇、残日斜照等画面,渲染了夏日的清爽,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词人闲适惬意的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作者借“蜡烛”这个意象抒写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痛苦惜别之情。(或悲苦感伤的惜别之情。或黯然销魂的惜别之情)。(意对即可)
(2)借物抒情。(或:拟人的手法)。(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诗歌鉴赏。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拂”和“侵”。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意对即可)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小题1:两首诗的体裁属于什么?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七言绝句。(1分)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1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小题1: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