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6 17:03:04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①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小题1: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诗完成21-22题。(6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2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4分)
2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5分)



3、单选题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两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4、单选题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其三全诗前四句记叙遗事,后四句乃凋伤之词,含有许多悲愤之情。
B.《秋兴八首》其一以“秋”为统帅,写暮年漂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等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叹。
C.《登高》全诗八句四联,句句皆对,吟咏了衰暮之年特殊心境的登高,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D.《登高》末句与全诗的雄浑苍凉之气不协调,是全诗的缺憾。



5、阅读题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凉州(边塞)。诗人所在地。②晋昌:即瓜州。
小题1:“边柳挂乡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传神?请赏析。(5分)
小题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