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2019-06-26 17:04:47 【

1、阅读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呜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意对即可)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已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清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欧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请分析本曲中数词运用的特点和作用及本曲写景的层次顺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本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调]天净沙 夏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小题1:从字数看,这首元曲属于?。(1分)
小题2:此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3分)
小题3: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小令(1分)
小题2:此曲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景。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空气也觉得清新凉爽,显得分外高的楼前,绿树树阴一直垂到画檐。(3分)
小题3:诗人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态的夏日风景图,借“玉人”的安静悠闲,静静消瘦这宜人的时光,表达了清爽、恬静、悠闲的心情。(4分)(白描也可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4)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默写名句名篇”。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