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6 17:27:09 【

1、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克已复礼》)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 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诲人不倦》)
24.(1)从以上文字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2分)
(2)为什么孔子认为此时可以与子夏谈《诗》了?(2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辩赡赡:丰富
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    抗:抵挡。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意甚悦,固求市之
固主上所戏弄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D.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
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曾子①换席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②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③,大夫之箦④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⑤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⑥矣,不可以变。幸⑦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细人⑧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注释】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增点之子,孔子弟子。以至孝著称,传孔子之道,述《大学》,作《孝经》。②隅:角落。?③华而皖:华美而光滑。?④箦:席子。?⑤易:更换。⑥革(jí):通“亟”,危急。⑦幸:希望。⑧细人:小人。⑨姑息:迁就,随意。⑩得正:得到我所应得的。
小题1:曾子被后世称为“宗圣”。请填写出中国古代下列被称为“圣”的人名。
(1)书圣(2)诗圣(3)画圣(4)茶圣(5)医圣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曾子寝疾,病
(2)童子隅坐而执烛
(3)尔之爱我也
小题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夫子之病革矣
B.大夫之箦与
C.斯季孙之赐也
D.反席,未安而没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小题5:从上文可以看出,曾子身上体现了儒学大家的可贵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可以概括为(10字以内):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为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注】从子:侄子。重牛心炙:把烤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贵的食物。
骨鲠:性格耿直正派。从伯:叔父。重名:很高的名望。
1、对下列加粗词语推断不正确的项是(  )
A、顗察而之      异:以……为异
B、顗先割羲之     啖:给……吃
C、然闻至       信:消息
D、导令就东厢观子弟  遍:全面地,一个一个地
2、下列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司徒导从子也   向所欣
B、以为飘若浮云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使门生求女婿导  赵氏求救
D、独不闻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对选文内容概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十三岁时去拜见周顗,此后才慢慢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崭露头角。
B、王羲之的性格正直让当时的人称道,但他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隶书书法。
C、王敦把王羲之、王承和王悦看成王家有前途的三个少年,以羲之为最好。
D、王羲之在东床上袒露着肚子吃东西,与众不同,让太尉相中为婿。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胡灐,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
(永乐)五年遣灐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灐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灐至,急起召入。灐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仁宗即位,召为行在礼部侍郎。灐陈十事,力言建都北京非便,请还南都,省南北转运供亿之烦。帝皆嘉纳。
宣宗即位,仍迁礼部左侍郎。明年来朝,乃留行在礼部,寻进尚书。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事平,赉予甚厚。明年赐第长安右门外,给阍者二人,赐银章四。生辰,赐宴其第。四年命兼理詹事府事。六年,张本卒,又兼领行在户部。时国用渐广,灐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帝尝切戒之,然眷遇不少替。尝曲宴灐及杨士奇、夏原吉、蹇义,曰:“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
英宗即位,诏节冗费。灐因奏减上供物,及汰法王以下番僧四五百人,浮费大省。正统五年,山西灾,诏行宽恤,既而有采买物料之命。灐上疏言诏旨宜信。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行在礼部印失,诏弗问,命改铸。已,又失,被劾下狱。未几,印获,复职。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灐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
灐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及归有三弟年皆七十余须眉皓白,燕聚一堂,因名之曰寿恺。又七年始卒,年八十九。赠太保,谥忠安。
灐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以身下人。在礼部久,表贺祥瑞。人因谓其性善承迎。南城人龚谦多妖术,灐荐为天文生,又荐道士仰弥高晓阴阳兵法,使守边,时颇讥之。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弥:满
B.驰谒帝于宣府谒:拜见
C.蠲租诏下,辄沮格沮格:沮丧
D.赉予甚厚赉:赏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皇帝对胡灐信任、器重的一组是
①灐上疏言诏旨宜信?②闻灐至,急起召人?③力言建都北京非便,请还南都?④帝皆嘉纳 ⑤山西灾,诏行宽恤?⑥帝尝切戒之,然眷遇不少替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灐有较丰富的游历经历。在寻访仙人张邋遢的时候,得以遍行天下州郡乡邑,暗中查访建文帝的下落。
B.胡灐对皇帝的英明之举非常支持。英宗刚刚登基时,下诏要求节省开支。胡淡于是上奏请求减免进贡之物,并且减掉僧侣四五百人,省了很多费用。
C.胡灐本人严于律己,很受皇帝的常识,他提出在北京建都不合适,请求减少上贡之物的建议都被皇上采纳了。
D.胡灐曾因推荐擅长妖术的龚谦做了天文生一职和推荐通晓阴阳兵法的道士仰弥高镇守边疆,被当时人耻笑。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3分)
(2) 帝尝切戒之,然眷遇不少替。(3分)
(3)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3分)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限6处)
灐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及归有三弟年皆七十余须眉皓白,燕聚一堂,因名之曰寿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