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曲和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选自王实甫《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选自范仲淹《苏幕遮》)
(1)《端正好》的意象组合典雅,请列出曲中所采用的意象。?(2分)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怎样表达抒情主人公情感的??(2分)
(3)“晓来谁染霜林醉”中的“染”与“波上寒烟翠”中的“寒”,历来为人称道,请在“染”与“寒”中选择其一,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参考答案:(1)碧云(白云),黄花,西风,北雁,霜林。
(2)由“芳草”、“斜阳”这些实景,想像到“斜阳外”的虚境,充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离情别绪。
(3)①“染”字用得好。“染”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浓重的离愁,在离人看来,霜林的“醉”是由离人的血和泪染红的。
本题解析:(1)2分。答对4~5个,2分;答对2~3个,1分;答对0~1个,不得分。
(2)2分。借“芳草”、“斜阳”抒情,1分,离情别绪,1分。
(3)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作者写出“瑞脑销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佳节又重阳”,这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哪几句为全篇最精彩之笔?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佳节又重阳”一句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怎不让她“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又”字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全篇最精彩之笔。“莫道”一句直接对“东篱把酒”而言,使“人比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而且极有情思。“帘卷西风”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又自怜的图。(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
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湿”(或“漏”)与“深”。每张床都被漏下的雨水打湿了,河流上涨使所有的河流(“岸岸”指“条条河流”)变得更深,这些都反映出雨势之大。(关键字答对1分,分析合理2分)
小题2:因为雨下得又大又及时,有利于禾苗的生长。(1分)反映诗人与民同乐(关心百姓、体察民情也可)的思想。(2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6分)
致 橡 树(节选)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小题1】诗人在表达 “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物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3分)
【小题2】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等。(选对一个1分,3分)
【小题2】诗人认为,爱不应该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对爱人的奉献。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应先找出是哪些诗句在表达作者的爱情观,然后再依据诗句原文筛选物象。比如,“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一句中的凌霄花,因是否定句,故不属于在内。只有如“也不止像泉源”“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等句中的“泉源”“木棉”等才能把括在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回答此题,应该根据诗中表达作者爱情观的诗句中所列举物象的特点进行归纳整合,再结合表否定的是句从反面界定。
考点: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