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8:41:41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一棵老柏树
李木生
在世界古树的阵营中,孔子家乡曲阜的一万多株古柏,也许是最为壮观的生命了。而在这一万余株古柏之中,最让我常常想起的就是孔林门前这棵“逼”得道路绕行的老柏树了。
我不知道它还会活多少年。我也不能确切地知道它到底活了多少年。古树专家也只能告诉我们个大概:它大致“出生”于北魏时期,已经有了1500岁以上的年纪。
只有树木的年轮会透露出它所经历的岁月。风调雨顺了,它的年轮就会宽大而舒展;年成凶险呢,它的年轮又会逼仄局促。丰歉旱涝,肥瘠穷通,1500多个春秋,它的年轮,会密密麻麻地绕列成怎样一幅令人眩目的图画?想想看,一个排列着1500多条不同纹路的额头,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干枯中空的树干早已不是完整的树干,树冠当然也是没有了的。在一人多高的去处,粗大敦壮的树干便已中断、炸裂成数把剑状的木峰,直指上苍。
没了树冠、连树干也已残缺不全且已干枯中空的老柏却依然活着。
老柏活着。
不像年轻的树木,根系呈离心生长式的扩散形。老柏的根系,早已是回缩生长式的收缩形。默然的根,只须就近吸取着些许的水分养料,不再在地下争夺生存的资源。低矮横出的枝叶,也只是尽可能少的享用雨露与阳光,任凭满世界的树木冠盖如云,不再在地上争夺生存的空间。非但不争,它更为地下根系的交错繁荣和地上枝叶的昌盛茂密而欣慰有加。
老柏慈祥地看着这个灾变无数却又始终生机无限的世界。爱,就在它那惟一的枝头日夜流淌
它那曾经沧桑的命运,还有什么没有经历过?战争与和平,灾难与安顺,疾病与健康,苦难与欢乐,生长与死亡……就密布于老柏的生命历程之中。近于孔林,近于“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墓地,当是有过不少大红大紫的机会的。可是它偏偏屡屡不改自己的性情,秉承了大自然的自由本性,壮自己的干、发自己的枝、萌自己的叶。
于是,一切,在它都已经是安然淡然的了。从历史的深处与时间的源头活过来的生命,怎能不让一种博大与仁厚在心头长得枝青叶绿呢?再红火的喧哗,再煞有介事的时髦,甚至朝代的嬗变更替,都不能丝毫干扰它深如苍穹的心境
老柏自在自主的活着。毕竟,这棵老柏的根须已是短而细、枝叶也稀而少了,况且那个生命的通道也太过纤弱了。不要说强大的外部环境在逼它退出生命的舞台,就连它日渐衰竭的筋力也在劝它归于永恒的长眠里。但是,有爱在时时孳生、日夜流淌,怎能不会长寿呢?一股莫名的强劲的力量,在它的生命的通道间充盈蒸腾,甚至在它那早已残缺不全的树干上洇润开来。于是,那根横飞的惟一的枝干,也就张扬成一面生命的大纛了。它平和但却略嫌执拗地向着世上所有的根须与枝叶,发出着善意却又响亮的挑战——
看谁活得健康而又久长,看谁能为这个世界遗赠更多的美好与向往
知道来日的老柏依旧从容地活着,只是更加的孜孜矻矻也更加的感觉灵敏了
一根草芽的破土,一个婴儿的新生,一缕轻扬的炊烟,甚至一条蚯蚓的扭动,都会牵动它如弦的神经。每一个新的日子,它都会如对待已逝的15个世纪那样郑重而又隆重的迎接,然后便是让每一刻都过得饱满而又富有创意。
轻轻地拍着它绝大部分已经干枯的树干,谛听着它那浑厚的“嗵嗵”声,我仿佛听到它在悄悄地给我说:死又怕啥?死不也是一种生,一种生的形式?再不用分一份水分养料,再不用占一份阳光雨露,无非是不能绿了,却照样可以挺拔地站着。一种铁般的颜色,谁能说不也是一种生命的色彩?它的大部分已经干枯的树干和树干上端山峰般错落的残块,不就是一种生命的雕塑吗?也许我的子孙的子孙,会在这尊叫做“老柏”的雕塑前久久地驻足,拍拍它连那溜细细的生命通道也已经失去的树干,与它在时间的长河里交流,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鼓舞与抚慰。
(有删节)
小题1:..文中“老柏活着”“老柏自在自主地活着,”有何含义?(4分)
小题2:..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而在这一万余株古柏之中,最让我常常想起的就是孔林门前这棵“逼”得道路绕行的老柏树了。(2分)
(2)在一人多高的去处;粗大敦壮的树干便已中断、炸裂成数把剑状的木峰,直指上苍。(2分)
小题3:..文章末尾说“与它在时间的长河里交流,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鼓舞与抚慰”,从全文看,老柏树有哪些特征可以给我们以“鼓舞与抚慰”?(4分)
小题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参考答案:
小题:.. 老柏活着”;老柏树虽历经沧桑,青春不再,残缺不全,干枯中空,但依然存活,突出其坚强酌品格和顽强的毅力。(2分)
“老柏自在自主地活着”:老柏树与世无争,秉承大自然的自由本性,安然淡然地奉献着自己的大爱,从容而坚强地活着。(2分)
小题:.. (1)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柏树”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2分)
(2)“炸裂”一词以动写静,极具震撼力,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老柏树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生命力却依旧顽强。(2分)
小题:.. (1)虽历经磨难,依然存活;(2)不炫耀自我,以博大与仁厚的心态活在人间,(3)顽强抗争,健康而久长地坚守着;(4)超脱生死,从容淡定,保持高贵的精神品格:(5)奉献爱心,为世界遗赠更多的美好与向往。(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4分)
小题:.. 主要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
(1)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的具体事物中,寻找写作的源头,如本文对“老柏树”的发现,(2)要勤于思考,学会透过现象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如本文作者从“老柏树”的身上思考其精神品格。(3)灵活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答出两点得4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微博传播信息有一个“传播环理论”,即一个高转发帖子的“传播环”大约有四轮,由轴心到外环的传播比大约是:二环5%,三环55 %,四环25%,五环15 %。其中二环为粉丝转发,三环为粉丝们的粉丝转发,四环是粉丝们的粉丝加泛粉丝,五环是随机粉丝。帖子发出后的首轮传播峰值(以转发10000次计)大约是30分钟之内的前10分钟或后10分钟;而第二轮峰值(第三转播环)在发表后的第30分钟到5个小时的区间内。5小时之后,会形成一个小长尾。要想达到“高转”,必须有“大号”(微博名人)参与其中,否则,一般性帖子很难转出3000次以上。如果“大号”在三环上介入转发,也会在四环上发生威力,但属较少情况。“大号”一般分成三类:一是精英类,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是佼佼者;二是媒体类,掌握各种消息,自成意见领袖;三是草根类,他们常年活跃于互联网,非常出名。无论哪一类,这些“大号”在信息传播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根据上面的文字,简明概括实现微博信息传播最高峰值的几个关键因素。(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6分)需要微博名人(“大号”)发帖或转发,粉丝们的粉丝(三环)传播,发帖后30分钟到5小时时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⑾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⑴“我”为什么“笑了起来”?⑵“我”为什么感到“满足”?(4分)
2.⑴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⑵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4分)
3.在第⑾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⑴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⑵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中“枯萎多年”“终于等来一次生机”的荒草,象征着“劳忙半世”而等待“出人头地”的人生,它让人看到“未到来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B.“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渴望,又暗示了一种无法相融的孤独。正因为如此,我才努力要“真正进入一片荒野”。
C.文章从对草木的亲近写到草木其实无法亲近,从过去我对生存的麻木写到草木唤醒了我对生存的热情。“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种既带有几分无奈、却又满怀虔诚的赞美。
D.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唯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平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参考答案:
1.(4分)⑴我为花朵的美(或:生机)所感动。(2分)⑵荒草对生机的积攒一如我目中的饥渴,我喜爱它并能与它相伴,因而感到满足。(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2.(4分)⑴过渡,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设问,启发读者,引发思索。(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⑵不一样。前者指的是: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被动“出来”;后者指得是: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主动“出来”。
3.(6分)⑴得到了哪些“人的道理”: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然而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着。
⑵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对生存已经麻木;人对大自然的探索无法深入。(2分。两个方面各1分。)
4.(4分)答案:A C。


本题解析:
1.
2.(2分。回答含义一样,不给分。回答含义不一样,且能对前者和后者做具体阐述,各得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3.(4分。“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着。”2分。其余三个方面,答出一个得1分,答出2个或2个以上得2分。)
4.A项:与“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对应的句子应是“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且两者之间并不构成象征。
C项:散文在表现对草木的亲近和草木其实无法亲近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感情,既有快乐和幸福,也有天命中的孤独无助,是一种爱、快乐、忧伤、痛苦甚至绝望的交织。但是,当我“对一朵花微笑”的时候,有的是满怀虔诚的赞美,并没有无奈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
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一段选文,请你简要介绍小说中诸葛亮为刘备筹划的策略。
(2) 简述欧也妮的婚姻经历。


参考答案:(1)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1分)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1分)荆州地势险要,为用武之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若占据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3分)(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2) 欧也妮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1分)父母去世后她还等着查归来。(1分)查理发大财后写信要违约。(1分)她一气之下与特·蓬风结婚,没想到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于是人们又“包围着这个人有钱的寡妇,就像当年克罗旭他们一样”。(2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山如画
  不知不觉,我们飘进了一个村庄。
  平静了一天的世界,果真下起了大雪。好雪的爱妻终于如愿以偿了,她兴奋得又叫又跳,像天真的小姑娘,全然忘了九个月的身孕。
  这一兴奋不打紧,孩子竞给蹦出了。
  轮到我兴奋了。
  我抱着,亲着,盯着,幸福着,忘了什么叫冰天雪地。
  我的宝贝,英俊非常。
  紧接着,更大的奇迹出现了,儿子叫起我们来了!还嚷着“下雪了,下雪了”!我们愈加兴奋。
  “必须尽快回家。”我说。
  我背起爱妻抱着爱子,轻快地往家里赶。
  高山过了,峡谷过了,原始森林过了。
  突然,铁索桥横在我们面前。桥下河风狂啸,黑浪排天。
  我咬了上去。
  没能走上几步,被迫退了下来。
  就在这当儿,我的宝贝咳了一下。不好!儿子感冒了。无论我怎么小心,儿子还是感冒了!
  咳嗽声急促起来,随即是哮喘声;脸色由红变黄,由黄而铁青。还好,离刚才那个村庄不远。我毅然决然地返回刚才的村庄。
  在村口,一佝偻的老者迎了上来,说:“只有一个兽医,将就着吧。”
  我们跟着直奔老兽医家。
  到了门口。我打开包裹着的大衣,顿时惊呆了:我抱着的竟是一只巨大的蚱蜢。妻子晕了过去。
  老兽医白眉须髯。他不慌不忙,拿出一个黑亮的葫芦,将什么液体的东西淋在蚱蜢身上,空气里传来吱吱的声音。片刻,青色的壳蜕了下来,冒出一大把鲜活的艾草。我泪流满脸,两老者出奇地平静。
  又一小会儿,深绿的艾草动了起来,尔后便是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成一团白影。白影一闪,身子好像复原了,脚好像复原了。
  也就在这时,平地冒出一个瞎眼老婆婆,她出手折去一把正在变成手的艾草,艾草彻底停止了旋转。我大惊。两老者依然平静如常。我惊魂未定,宝贝的手好像也复原了,头也复原了。仔细一看,和原来一模一样,但更加英俊非常。
  爱子打了一个绝世呵欠,睁开大眼睛,叫了一句:“好舒服啊……”
1.文章为什么以大雪作为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我咬了上去”的“咬”用得好,好在哪里?②如何理解“好舒服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老兽医救孩子的角度,谈谈作者以“江山如画”为题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考下面的相关链接,探究文章为什么要选择艾草作为孩子的复活媒介?
  相关链接:
  ①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②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③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以驱邪;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
  ④“艾”,谐音“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主旨的表达创设意境。
2.①以人拟物,表现我的急切、焦虑、亢奋、不管不顾。
  ②孩子在人、植物、昆虫的转化中,体验了作为生命表现的各种形式,当然“好舒服”。(意对即可)
3.①兽医原本医兽,而在此却能让人、植物、昆虫三者进行转化,体现万物因为爱而平等,世界因为爱而美丽如画。
  ②民间有许多身怀绝技的人,他们平静、淡定、从容,他们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充满活力,让世界在平淡之中有了一种感动和惊喜。(意对即可)
4.参考:可围绕以下几点来展开:
  ①因为可以使濒临死亡的复活。
  ②可以给予人们趋吉避凶的美好意愿。
  ③更可以表现作者的拳拳爱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