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喜欢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为”“文章”“仪表”“所成”)(4分)
(2)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会不跟从他们呢?(“被”“而”“孰”)(3分)
(3)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置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措”“刑”)(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考查是文言文常见考点,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多个知识点,对于常见文言实词,应熟练掌握。B.“唱”,同“倡”,倡导。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也是一词多义的。A代词;动词,“到”“去”。B连词,表递进;连词,表承接,“就”。 C都为介词,“凭借”。 D代词,“他”“他们”;代词,“那些”。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选项对文本的分析是否合符文意,要将选项的理解和分析所涉及的内容从文本中筛选出来进行比对,一致就是合符文意的,否则就不符合文意。D项,原文“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表明,即使是严刑峻法,如果是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不肖的面对贤德的,百姓也不会跟从。严刑峻法不是不使人心涣散,乱象丛生前提条件。
小题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翻译要读通句意,准确解释关键词句,正确处理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翻译语言尽可能做到信和达。此题是一篇议论性文本翻译,比传记类文本翻译难度大一些,但只要读懂了文本,理清了关键词句,也没有什么困难。本题关键词句:(1)为:具有;文章:文采;仪表:作表率;所成:所达到的结果。(2)被:遭受;而:反而,连词,表转折;孰:谁。(3)措:放置;刑:使用刑罚,名动。
【参考译文】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不向往礼义,那么没有法律能够治理了。不懂得礼义,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刑断盗窃之人,但是不能使人象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受教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入家讲孝,出家讲悌,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信奉墨子学说的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刺烂皮肉,蒙受创伤,不惜流血,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而举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跟从他们吗?
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置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的事,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英俊豪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置,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用重的来制服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一个意念归往一处;背离贪婪之心,而归向大道,这对于感化百姓,就象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倒的。
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服大的,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不肖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周文王举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和自己兴趣相同的人。
因此观察他们举用人才的情况,而治乱便可以看到了;考察他们的党羽,而贤能与不肖就能够论说清楚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为之文以志——间以诗记所遭
B.师不必贤于弟子——徘徊于斗牛之间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诗词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①城上高楼接大荒(连接荒僻的边远地区)
②惊风乱飐芙蓉水(吹动)
B、①密雨斜侵薜荔墙(雨打)
②鬓云欲度香腮雪(覆盖)
C、①花面交相映(互相)
②车错毂兮短兵接(错误)
D、①左骖殪兮右刃伤(倒地而死)
②援玉兮击鸣鼓(拿,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